据说,以前南宁有两个湖,一个北湖,一个南湖。后来北边的湖干了,南宁就剩南湖了。为了纪念北边的这个湖,就有了 ——北湖路
据说昨晚,全南宁只有西乡塘在下雨?
南宁的限定浪漫「带你去看海」上线,雨水打湿了没有青秀区签证人的心和袜,这时候就会明白西乡塘真的有“塘”,北湖也真的有湖。
图源/抖音截图
可能老天爷独爱西乡塘区吧,带你去看海的同时,也让小吃货带你看看这条南宁的老街,北湖路。
这条路没有像朝阳路、七星路、中山路出名,甚至都没有旁边的唐山路那样,深入人心。
在大多数人眼里,北湖路老厂、老企业比较多,其中住房又以单位公房居多,居住及日常消费还会带有几分的“土气”,甚至还有人说北湖路是郊区,是个适合“养老”的南宁老城区。
真的如此吗?
如今,通了地铁三号线和五号的北湖
现在又是什么样子?
今天,让我们走进——“北湖路”
//北湖——
曾经是南宁举足轻重的地方
说起北湖路,我们父母辈的南宁人会比较有感悟,在他们还年轻的时候,整条北湖路上有着大大小小十几个国营老工厂:南棉纺织厂、卷烟厂、味精厂、电机厂、秋潮集团、拖拉机厂.......
北湖路,可以说是当年南宁繁荣的片区。
以至于有人说,80-90年代的南宁是一个很小的城市,但工厂数量却已超过千家。
(▲ 南宁华侨印刷厂)
(▲ 南宁市电机厂已拆→变成了崭新的住宅楼)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
“锦虹牌”服装面料、“桂花牌”手扶拖拉机和农用汽车、“银杉牌”线缆、“荷花牌”味精、 “真龙牌”卷烟、“劲源牌”电机……
这些产品都是从这条路出来的,不仅成为很多南宁人家里必备的生活用品,还源源不断运往四面八方,畅销国内外。
曾有数据记载,位于南宁市北湖路的南宁手扶拖拉机厂,当时曾是广西最大的手扶拖拉机生产厂,工厂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拥有26条生产流水线共986台(套)生产设备,年产手扶拖拉机能力为25000台。
图丨@CR300AF
那时,这里的工厂的效益大多不错,员工们的腰包自然也是鼓鼓的,住的环境也不差,生活区里有幼儿园、小学、初中 ,还有自己的食堂、医院、足球场、篮球场、游泳池,职工的家属都可以免费使用。
此外,每年过生日时都会得到一个奶油蛋糕,周末经常有免费的露天电影看!
(图 南棉职工食堂 据说南棉在鼎盛时期有将近5000名职工,不知道当年开饭的时候会是怎样的热闹场面。)
虽然工作常年是无休止的“三班倒”,很多人还是以能在北湖路上班为荣,尤其象南宁棉纺厂、手拖厂几千人的国有大企业,名气很响,风头盛极一时。
每逢上下班,整条路挤满各个工厂汇集的滚滚人流,铃铃琅琅的自行车铃声此起彼伏,充满了新时代活力。
图 | 咪咪
现在,对于曾在这条路上过班的老工人回忆说:“一开始能在北湖路当工人还是不错的,但到了后来,工人越来越不吃香,我们退休月工资也就2000多元,勉强过日子”。
从这句话里,其实不难看出,随着时代发展,在高楼林立的今天,当年叱咤风云的很多工业企业不再拥有以前的光环,除了卷烟厂,其余的拆的拆,倒闭的倒闭。
相比之下
其它曾经有着很辉煌过去的工厂
有的门口“凄凉”,有的连工厂都难寻踪迹
图 | 咪咪
在众多厂房中,相信,很多人对北湖路上的“荷花牌”味精厂印象深刻,它也是一家曾经风光无限的南宁大厂,“清水出芙蓉,荷花竞妖”,以高贵亮丽的荷花味精深受广西人的喜爱。
后来鸡精出现了,一部分人就改用鸡精,荷花牌味精也慢慢淡出南宁人的视线。
图丨@洗麻麻的水桶
直到2011年5月25日,位于北湖路的荷花味精厂厂房“咚”的一声倒下了,原本遍布南宁各大超市和小商店的荷花味精的厂房就这样被拆迁了。
对于老工人们而言,这是见证了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地方,而对于老南宁人来说,荷花味精就是餐桌上的记忆。有网友在网上感慨——
“味精厂拆了,我的童年也要说再见了!”
“昨天经过还好好的,今天经过就拆了
一个个工厂离我远去,好怀念……”
更有不少人对于当天被拆的情形记忆忧新:
@小良加油捏:记得那天gui节回家,特地到常去饮料批发店买过节的饮料,本想是去味精厂大门左侧那边买的,谁知看到那边一排门店有的都张贴着“新店地址”,一些店家正在搬货上车,而一些店家则是全部空完?我常去买冰激凌的那家也空了。
那时自己的第一感觉:嘿哦,过个gui节那么夸张?!这些店铺都搬空啦?!
图 | 老豆有话
后来问了还在搬东西的某个店员,才晓得是因为这里整排店铺就要拆迁,不得不搬走……
在走到味精厂大门,无意看到拆迁安置公告的粘贴满大半面柱子,瞄了下有的是新贴的,有的是以前贴的被撕毁看不出时间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这个牌子?
我记得自己读小学、中学,还被老爸老妈催着买荷花味精。现在味精也少放了,买的牌子也不再是荷花了……
(网络配图)
总的来说,历经岁月变迁,现在老厂越来越少,它们中的一些已经成为了历史,而有的在顺应时代变革不断革新。
它们像一个城市守望者,虽然在今天已经不再拥有以前的光环,但不论如何,这些老厂子见证了南宁人曾经的生活历程,以及关于这个城市的原始记忆。
或许,多年后,南宁曾经的老厂房,可能只会出现在相片里让南宁人缅怀了。
图 | 美咪
//除了有工厂的生活区
北湖路上还剩下什么?
现在来看,老厂虽然越来越少,但大多工厂的生活区和宿舍都在北湖路附近,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提起友爱路、北湖路、许多南宁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你是哪个厂的子弟?”
但现在北湖路上很多厂的生活区,有的可能因为居民楼年份久远在进行旧房改造,有的已经被房地产开发商买了下来,还处于正在拆迁的过程……
不知道这些被拆的七零八落的残垣断壁中,是否有你儿时的记忆?
(北湖路老楼的示意图)
不管怎样,看到着一幕幕相信对于曾居住在这里的人来说,都是不舍得。
除了有感情,更因为在北湖路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用老北湖人的话说:
这条路上什么都有,一辈子都不想离开。
一座座新起的高楼,代替了北湖曾经的面貌,也涌现一批新的“北湖人”。
(▲ 华润万象华府)
(▲ 大嘉汇·康悦)
(▲ 鑫邦华府)
(▲ 大唐天城)
//北湖——美食一条街
除了有“窗帘一条街”的称呼,这里还是北湖人民的饮食娱乐一条街,商业街、KTV、还有各种美食。
以北湖南城百货为中心,附近一圈都有好吃的,各种粉、面、麻辣烫、寿司“印尼风味小吃,沙爹烤肉,宾阳酸粉……各种美食应有尽有。
甚至,今年还兴起了不少有颜又好吃的网红小店。
其中,北湖佰迪乐旁边有半条美食街,里面的小吃摊虽不多,但样样都值得试试,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北湖路的印尼小吃摊,还有印尼沙爹烤肉。
印尼沙爹老字号
在很多人的印象之中,烧烤应该是在热闹喧嚣的街道边,形形色色的人围绕着一张桌子大口大口吃肉,还吹着劈酒,谈着无伤大雅的风尘轶事。
然而,这家印尼沙爹烤肉却抛弃了这样的一种氛围,在远离灯红酒绿,在北湖的这个小巷子之中占据了自己的独特地位,与那些纸醉金迷的生活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这家印尼沙爹烤肉没有所谓的门店,也没有所谓的坐处,但几乎承载了南宁人对东南亚口味的记忆。
沙爹,一种传统马来美食,就是把腌好的牛肉、羊肉串成串以适度的火候炭烤,最后蘸上一层沙爹酱。
品种不多,但烤肉串和排骨都非常受欢迎,10块钱5串的烤肉串,人能一口吃下20串。
每天中午12点左右,摊上的老板就开始摆摊了,还没生好火,就有不少熟客排队等候。老板说高峰时间段,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卖1000多串,卖到晚上12点才收摊。虽然没有所谓的店面,他们家的生意都十年如一日的好,食客除了是附近的学生之外,还少不了吃货慕名而来。
总之,对于喜欢沙爹风味的南宁人来说,回想起来都是三个字:巨好吃!
陈记印尼小吃
同样也在这个巷子里生意火爆的还有陈记印尼小吃,他们上午就开摊了,不过如果你想吃他们家的春卷、印尼千层糕……来晚了可能就吃不到了,但只要你来光顾,一定不会让你空手而归。
我去的时候是正好是陈阿婆看店,阿婆是印尼华侨,1966年从印尼回国,1969年到华侨农场,现在就住在北湖路上。
阿姆说,刚开始回国的时候会想念印尼的小吃,所以逢年过节的时候便同厂里的朋友们一起做印尼糕点吃。渐渐的,家里小孩子也学会各种东南亚糕点。
如今,陈记印尼小吃店也在南宁已经小有名气了。特色的千层糕,纯天然原料的使用,阿婆热情大方的性格,让很多人成为了店里忠实顾客,阿婆偶尔来店里帮帮忙,和食客们聊聊天。
北湖老友
这家在北湖路上开了13年的北湖老友,小小的店面看起来并不十分起眼。但如果你是一个资深吃货,光是看着店门口停着密密麻麻的电驴,就知道它并不简单。
没有过多花里胡哨的招式,不用像网红店一样排上几个小时的队,快且好吃,就是这里最大的优势。
它的前身,曾经是「复记老友」。
开了几年之后,老板发现与南宁本地市场上的其他老友粉店并未形成很大的差别。作为老南宁本地人的他,从小就尤其钟爱浓厚重口的老友粉,本身也对有老友粉有着颇深的研究,于是便决定独立门户,也就有了现在被大家所悉知的北湖老友。
肥肥小食店
从2003年开的肥肥小食店,位置19年从未改变。而这里的一碗不正宗的老友云吞,是附近街坊16年来的心头好。
店里的餐饮种类也不多,基本就是粉、面粥。店老板大家都亲切的称呼她为“肥肥姐”,靠着一碗自创的“老友云吞”,肥肥小食店在北湖唐山路口站住了脚。
云吞吃起来的口感没有玉林风味的那般弹牙、也不像粤式云吞那般厚实。
肥肥姐的云吞肉馅剁得很细,以瘦肉为主,些许肥肉做陪衬。丝毫没有肥肉的油腻,但也没有全瘦肉的那种硬硬的口感,吃起来有点软糯中带着点嚼劲。
英艳粉店
这是一家在北湖北路小学边的几十年老店,每次路过都会排长队,你以为是家长接孩子,其实是吃货在等美食。
不过幸好阿姨们的动作利索,粉一下就得了,而且阿姨们的态度也很好、很热情,给的料也非常足,粉的味道非常纯正。
不过阿姨说,可能过不了多久粉店要被拆了,所以想吃他们家粉的朋友,且吃且珍惜吧!
邹家宾阳酸粉
说到粉店,还有邹家宾阳酸粉,天热了,来碗爽口消暑的宾阳酸粉,那酸爽!!
(▲▼邹家宾阳酸粉,在北湖路开了两家店)
手工做的粉,爽滑的口感,开始吃了之后,就停不下来。酸汤是秘制的,很好喝,不是特别酸的那种,如果冰过的话,想必味道更加的诱人。
北湖藏着不少的美食
■ 中山路老牌的霞姐瓦煲饭,
让北湖人品味属于瓦煲饭独有的“灵魂”。
■ 南宁日料老牌子“阪一”,
在北湖路开了两家店面。
■ 提到南宁的包子铺,
海天汤包必定榜上有名,开了好多年。
■ 邹家宾阳酸粉对面的马山牛杂,味道也还不错。
■ 火遍南宁的中式点心的泸溪河,在北湖人气也挺旺。
总之,北湖路最不缺的就是美食。白天这里是一条丰俭由人的美食街,晚上这里是年轻人爱的ktv、按摩保健,还有各种培训。
//北湖菜市——
“养刁”了北湖人的胃
说起南宁老牌菜市场,老南宁们可是津津乐道。
北湖菜市、白苍岭菜市、水街市场、淡村市场、麻村市场、官塘市场……一个个市场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承载了南宁人的记忆。
北湖菜市位于北湖北路15号,听老南宁人说,没有北湖农贸市场之前,住在附近的居民买菜要去明秀路的青少年宫附近市场,或者到手拖厂的“8号圩”,而且当时北湖路只是一条中间水泥两旁泥石混杂的初级马路,大货车进进出出一路过来都是灰尘衮滚。
后来,北湖路沿街的商店才逐渐多了起来,呐,原本只是小菜市场的北湖,现在已经建成了一个商业广场啰~
这里有着各种水灵灵的新鲜果子;
沾着水珠甚至还残留着泥土的蔬菜;
肥鱼美蟹,生鸡活鸭……
如果说美食是一种艺术,那么菜市就是灵感来源的博物馆。每一种食材的碰撞,你都能想象得到最后上桌的那一道道让人拍案叫绝的美食。
市场分为蔬菜行、水果行、水产行、活鱼行、猪肉行、牛肉行,还有卖干杂的区域。
印象最深的就是熟食区了,小的时候,只要老豆老妈去北湖市场买菜,就会屁颠屁颠跟着,因为跟着就能有肉吃,各种熟食叉烧、烤鸡腿,没有哪个小孩走过这些摊前不为所动。
总的来说,尽管北湖市场不算太大,但生活所需的实物和物品非常齐全,它不仅在北湖路上扮演着平凡又重要的角色,也“养刁”附近一街一巷南宁人的胃。
//他们与北湖路的故事
@MMJ 25岁 居住北湖18年
南师附小的伟林英语,你还记得吗?
我是一个北湖二代,父母是烟厂的双职工,小的时候住在烟厂生活区,可以说是“闻”着烟味长大的,虽然说是生活区,但里面不仅有自己的幼儿园,还有工人的文体娱乐中心,图书馆阅览室,过年在生活区里搞各种游园活动,现在爸妈退休咯,不过待遇也不差。
悄咪咪的讲,作为白领的我看着自己用6位数的密码,保护着2位数的存款,还有点羡慕做蓝领的他们。
印象最深的就是伟林英语啦,当时这个英语培训很火,尽管学费不便宜,但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赚得不多也给孩子报名了这样的兴趣班,只要你报名就送T恤、送手提包,学到10级你就算毕业了。
在学霸表姐的带领下,我爸妈也给我报名了,然后每天晚上7点,老豆都骑个单车驮我到南师附小上课,虽然当时学得一头雾水,后来上了初中发现蛮有用的,初中学得很轻松。
后来烟厂生活区旧房改造,我也就搬了,不过我还记得荷花味精厂旁边有很多雪糕批发、北湖路尾靠近电缆厂有个坡,坡上沿路边经常有挂个镜子在树上帮人剪头发摊子……
上面那些现在都没了,但只要提起,那些记忆就会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清晰。
@韦姐 居住在住在北湖28年
我以前是服装厂的一名职工,住在华侨服装厂生活区,以前工厂效益好,也跟着好,很多人挤破头都要进厂当工人,后来碰到了经济改革,厂也慢慢减少生产了,很多人都纷纷下岗。
那会下岗正值尴尬的中年时期,上有老、下有小,但是体力活已经干不来、新的东西也学不进,突然的变故和生活的巨大压力让我们进退两难,好在手工线活不错,就去了布料店做裁缝。
现在退休了,就在北湖路上养老,毕竟很多当时的工友也这附近,也就懒得搬了,我们现在这个年纪了,让我们再去接受新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可能是比较难的事情了。
与其说北湖记录了我的奋斗、下岗,不如说这条路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是啊,对于那些老北湖人而言,他们经历了北湖从一片荒凉之地,到繁华的轻工业中心,再到如今的亟待改建的老城区。
这一片是“曾经美满甲天下”的“喜帖街”,是脑海里如何也抹不掉的北湖记忆。
//北湖的未来,让人期待!
虽然北湖路在很多人眼里是老城区,比较破,也是很多人口中的“郊区”,不被看好。其实,北湖路几乎每天都在变化,人多了,热闹了,马路宽敞整齐,高楼之下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一到夏天,道路两旁的大花紫薇,把整条北湖路装扮得妖娆妩媚,让人忍不住用相机记录下这些美好的样子。
近年来,各种大型商超、市中医院落成、学校的建设、大小楼盘一个个星罗棋布……北湖的宜居指数大大提高。
没错,如今的北湖路上虽然早已不再工厂密布,但居住在这里的劳动者却忙碌依旧。
不管他们是住在老小区,还是住在高楼里、城中村的出租屋里,他们都对北湖的将来满怀期待,更在这条路上书写着自己的故事。
如果你也生活在这条路上,一定也有着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情吧,好的也好,坏的也罢,相信人生就像北湖路一样,走到哪都有出口!
如果你也住在北湖路上
这里是否有你的回忆和故事?
注:部分文字内容来自微博@老豆有话,感谢原作者的创作,让我们更了解北湖,了解南宁!
部分北湖摄影,源自@大吃货面面,摄于2022年10月14日
图文 ▏吃遍南宁小分队
主编 | 高冷汉堡包
© 吃遍南宁原创发布
转载授权请联系微信:cbnn365
tel:1867795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