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的花园里/


28岁的美国青年汤姆·德鲁被粗暴的父亲派往中国。只因老德鲁对有着惊人美貌的“沃克家的女儿”不满,把儿子送到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让距离给年轻人感情升温浇上冷水。

在茫茫的大海上,对自己的祖国“无比自豪”的汤姆,忽然想起了尤祺——一位在美国留学的中国男孩。他一时的友好曾使得这个黄皮肤的新生对他充满感激。但他不知道尤祺来自中国的什么地方,也从未问过。他并不希望在中国再次与这个熟人相遇,他不想尴尬和不快。

但是,命运总是会捉弄人。德鲁是个蝴蝶爱好者,而山东是“蝴蝶之乡”。一种神话般存在的极为罕见的樱桃色帝王蝶,可能会出现在中国的某个地方,也或许存在于中国诗人的幻想中。但汤姆相信它一定真实存在。一天,在他梦中出现过的那只绝美的小生物在他的头顶上方优雅地飞着。汤姆握着蝴蝶网穷追不舍,穿过了花地,越过了山头,那只樱桃色的帝王蝶不知疲倦地飞翔。几小时后,他误打误闯地迈进了那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花园。帝王蝶飞走了,或许是完成了它的使命,而德鲁和这个花园的故事开始了。

Butterflies dance, the wind sings of spring.


in Springtime


在这个美丽的山东花园里,汤姆和尤祺一家续写了“前缘”。他认识了当地富豪尤氏家族、孔子后人孔国藩、“中国通”斯威夫特……他和这些善良友好并充满智慧的人们,以及令他怦然心动的中国女孩之间,发生了许多震撼人心的故事。在这个花园中看到的一切,让汤姆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文明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山东的土地向来以两种方式存在于文学想象中——或是孔孟之乡的厚重端庄,或是高粱地里的狂野不羁,而小说《在山东的花园里》却在这之间开辟了另一种浪漫而惊异的叙事空间:一个看似封闭却无限开放的花园,一片充满传统却奔放不羁的土地。这个豪华、精致、可爱的“万园之园”中的大家族,善良、勇敢、坚定,谦谦君子之风中彰显出浓厚的家国情怀。他们就像当时“中国紧张局势之下所隐藏的强大潜流,这股潜流如同两千年前一样,是山东乃至中国最深刻、最重要、最持久的力量”。

Butterflies dance, the wind sings of spring.


蝴蝶轻。爱意浓。



故事发生的背景大约在20世纪初。那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山东部分地区被德国和日本侵占。作者米恩在书中表达了对中国人的深切同情与尊重。她坚信,中华民族是被误解最深的民族,西方无权践踏这个伟大的文明。

小说的最后,汤姆在回国之前,他深爱的女孩把那只他心心念念的蝴蝶送给他。但是他拒绝了,“我不会从中国拿走它。现在,全中国只有一样东西是我想要的,雅玲。我已经捉到了我生命中最后一只蝴蝶,亲爱的女孩。你不喜欢我伤害蝴蝶,所以我不会再这么做了”。

《在山东的花园里》从1924年首次出版,到2024年翻译为中文,正好跨越100年。百年之后,重读这本书,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它不仅是一部跨越东西方的浪漫爱情小说,更是一部充满历史厚重感与文化反思的文学作品。

(原标题:家国情怀 文化交融——

《在山东的花园里》荐读)

(来源:《中国教育报》)






思想文化的摆渡者,在东西方之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