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璀璨的体育星河中,全红婵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新星。

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上帮助中国队拿下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五连冠的“天才少女”,中国跳水队第三个在奥运会上蝉联女子单人10米台金牌的“婵宝”。



原本这温柔亲切的称呼,为何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然而,曾几何时,这份喜爱似乎在一夕之间悄然改变,嘲讽与谩骂如汹涌的暗流般袭来。

这一切的转变,皆源于刚刚落幕的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

01 天才少女的“成人礼”考验

在体育竞技的舞台上,胜负总是如影随形的。

刚刚从巴黎奥运会摘得2枚金牌的全红婵,在今年的跳水世界杯赛中,连续三次与冠军头衔擦肩而过。



在分站赛的墨西哥站和加拿大站的预赛中,全红婵一直是正常发挥的,也均位列第一。

但在最后的决赛中,比赛采用了全新的赛制,并且节奏非常之快,这对运动员的状态和能力无疑都是巨大的挑战。

对于刚满18岁的全红婵来说,尽管天赋异禀,但大赛经验相对不足。

在半决赛中,全红婵出现失误,以22.45分的差距落后于陈芋汐,遗憾以第二名的身份进入决赛。



虽然在决赛中,全红婵全力追赶,但陈芋汐的能力,自然是有目共睹的。

两人势均力敌,被师姐的牢牢压制全红婵,最终以21.45分之差屈居亚军。



赛场上的每一次失误,虽看似微不足道,但在激烈的竞争中,却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每个人都在为了冠军之位披荆斩棘,赛场上没有永恒的冠军,失败也只是为了下一次夺冠的垫脚石。

但这时候,总有一些“键盘侠”活跃在热点一线上。

02 键盘侠的“冠军审判”

全红婵在赛场上的接连失利,如同晴天霹雳一般,令众多粉丝们忧心忡忡。

胜负乃是兵家常事,但对于一名运动员而言,倘若频繁与冠军失之交臂,难免会让大家对她的状态有所担忧。



毕竟,全国跳水冠军赛马上将至。

刚过完成人礼的全红婵,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本就充满挑战,身体原因对她在赛场上的发挥也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然而,更令人痛心的是,她在承受着赛场上失利带来的心理压力的同时,部分网友不仅没有给予理解和鼓励,反而发起了恶意攻击。



这些刺耳的言论如同利刃一般,一刀一刀的刺向这个孩子。

甚至有人毫不留情地嘲讽她“发育期变笨重”,更有人尖酸地指责她“207C动作水花炸鱼”“没冠军命还装可爱”。



这些恶毒谩骂,全然不顾她曾取得的辉煌,也彻底否定了她夜以继日的训练和一次次登上高台的努力。

回顾她的成长历程,在年仅7岁的时候,她就毅然地离开父母的怀抱,踏上了这条艰苦的跳水之路。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一次次咬牙坚持了下来,最终铸就了她那钢铁般的运动精神。



年少成名,在跳水赛场上,她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创造出了一次次堪称传奇的“水花消失术”,并成为了史上年龄最小的“三金王”。

这些辉煌的成就,无疑是对她卓越实力和过人天赋最有力的证明。



这些恶意言论,不仅是对全红婵个人的不尊重,更是对运动员精神的亵渎。

而全红婵,这位年轻且充满天赋的跳水小将,面对镜头时泪光闪烁。

好在,面对这一切恶意,全红婵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勇敢地站出来,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反击。

03 少女战士的漂亮反击

在面对比赛中的失利以及外界铺天盖地的舆论压力,全红婵却又展现出了令人敬佩不已的强大心态。

就像跳水那样,她没有被挫折轻易打倒,而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直面应对。



随机,她便在社交平台上了发布了日常训练的照片,并辅以“那咋了?这就破防了?”等文案。

不仅如此,同时还在评论区中直接回怼了一位被她戏称为“破防哥”的恶意挑事分子。

紧接着,她分享了自己与陈芋汐在比赛后台模仿“小天鹅舞步”的魔性视频,并配上“萌混过关”的俏皮文案。



不难看出,全红婵不仅没有被舆论风波所困扰,还以幽默和乐观的方式巧妙地化解了压力。

如果金牌是他们的肯定,那这些操作,才真正印证了运动健儿们丝毫不惧困难的品质。

比“水花消失术”更难得的,是面对网络暴力时的“烦恼消失术”。

人民日报更是将此条视频转发。



当全红婵深陷舆论困境之时,《人民日报》果断地发出了正义之声,这无疑给了全红婵坚定的支持。

是啊,“真正的冠军绝非仅仅是那些长久伫立在荣誉顶峰的人”。



对于一个刚刚年满18岁,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的年轻姑娘而言,那些躲在屏幕背后的“键盘侠”们所进行的“冠军审判”,显得太过苛刻和无情。

毕竟,在竞争激烈的体育赛事中,从来就不存在常胜将军。

一枚小小的金牌背后,却是我们所看不到的运动员们付出的辛劳和努力。



《人民日报》这一及时且有力的发声,恰似一道明亮而温暖的光芒,温暖着她那差点被我们熄灭的热情,也同时为她照亮远方的路。

“饭圈文化”绝不可侵蚀体育领域。

更不能仅凭借一时的胜负,就轻易地去否定一名运动员的价值。



在赛场上,每一位运动员为了国家荣誉、为了个人梦想,他们顽强拼搏,即便遭遇失败,尊重和鼓励是我们唯一能做的。

如今的她,更应该得到我们的认可和支持,而非肆意的指责和恶意的攻击。



这些恶意言论无疑给全红婵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但愿这些负面声音不会对她的未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让她能全力以赴接下来的比赛。

结语

就如《人民日报》在五四青年节中为全红婵配的文案:还年轻,天高地厚去闯一闯。



无论如何,都不应因一次与金牌的擦肩而过,就对运动员恶言相向。

并非只有金牌才是为国争光,运动员身上的精神才是更难能可贵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