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大元帅中,毛主席最尊敬谁?最喜欢谁?最放心谁?最器重谁?最倚重谁?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



毛主席最尊敬的元帅,自然非朱老总莫属。

自从井冈山会师开始,朱老总就成为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最佳搭档之一,一个负责军事,一个负责政治,共同建立了一支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

朱老总革命资历深,军事水平高,再加上年纪比较大,在军队中的威望非常高,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都是我军的总司令,没有人能取代他的位置。

而且,朱老总对毛主席也非常支持,在历次斗争中,都坚定地站在毛主席的一边,给予了毛主席很大的支持,比如在长征时期,张国焘想逼迫朱老总与毛主席划清界限,朱老总就斩钉截铁地说:“你就是把我劈成两半,也割不断我和毛主席的关系!”

因此,毛主席对朱老总也是非常尊敬,说他是永远的“红司令”。



毛主席最喜欢的元帅,就要数陈老总了。

陈老总性格豁达,胸怀宽广,而且喜欢写诗,这些都跟毛主席有相似之处,自然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在革命早期,陈老总也曾经反对过毛主席,但在认识到毛主席的正确之后,就主动去找毛主席道歉,亲自请毛主席重新出山,这份坦荡的胸襟,也让毛主席对他非常喜欢,曾经说:“你在历史上反对过我两次,就算是反对三次,我也要和你合作!”

陈老总去世后,毛主席虽然身体不好,但还是去参加了他的追悼会,深情地说:“陈毅是个好同志。”



毛主席最放心的元帅,应该是罗荣桓。

罗荣桓是唯一一位参加过秋收起义的元帅,从此就追随在毛主席身边,从来没有反对过毛主席,毛主席曾经说过:“同我一辈子共事的人,只有罗荣桓。”

罗荣桓是政工元帅,对毛主席的思想理解得最深,执行得也最好,毛主席自然也对他最放心,抗战时期让他主持山东大局,解放战争时期又让他去最重要的战略高地东北,都体现了对他的“放心”。

罗荣桓去世后,毛主席写了一首悼亡诗,最后两句是“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足见其对罗帅的不舍。



毛主席最器重的元帅,是林彪。

早在井冈山时期,林彪就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这个年轻人虽然性格内向,打起仗来却是虎虎生威,天生就是军事奇才,因此,毛主席对他也非常器重,先后让他接替朱老总担任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一直都是朱毛红军最嫡系的将领。

林彪也没有辜负毛主席对他的厚望,不光打仗百战百胜,在毛主席几次被排挤时,林彪也都站在了他的一边,给予了毛主席很大的安慰。

到了建国后,毛主席对林彪的器重更是有增无减,一度把他定为自己的接班人,给予了他极大的权力。

但可惜的是,林彪辜负了毛主席对他的器重和信任,在歪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横死异国,身败名裂。



毛主席最倚重的元帅,当属叶剑英。

毛主席曾经评价叶剑英:“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叶帅也确实当得起这个评价。

叶帅一生识大体、重大局,每次都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比如南昌起义前,叶帅秘密通知贺龙与叶挺赶紧离开张发奎,确保了南昌起义的顺利举行。

还比如在长征时期,张国焘给陈昌浩发电报,准备“武力解决”中央,又是叶帅及时看到了那封电报,报告给了毛主席,才让中央免去了一劫。

到了建国后,尤其是在那场运动后期,很多老革命都被打倒了,只有叶帅屹立不倒,协助周总理稳定大局,才没有让国家陷入失控。

所以,说毛主席“倚重”叶帅,并不为过。

上面这五位元帅,就是毛主席最尊敬、最喜欢、最放心、最器重、最倚重的,那么,另外五位元帅是什么情况呢?



彭老总虽然与毛主席认识很早,互相之间也很熟悉,但彭老总的个性太过强硬,不懂得变通,好几次都与毛主席发生争吵,因此,毛主席对他也不像对待陈毅、林彪、罗荣桓那样放心。

刘伯承性格恬淡,不争不抢,过于独立,不像其他人那样对毛主席非常热情,因此,两人之间只是君子之交,没有很深的交情。

贺老总的性格倒是豪爽仗义,毛主席对他也非常尊敬,但贺老总与陈老总又有所不同,文化水平不高,无法与毛主席诗词相和,自然交情也就没有那么深了。

徐向前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当年因为张国焘的事,与毛主席之间多少还是有些隔阂的,而且徐帅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从来不跟毛主席谈笑风生,两人之间的关系自然也就淡了。

聂荣臻在主持总参谋部期间,毛主席当众批评他对自己搞封锁,很多事都不向自己汇报,聂帅却不作解释,我行我素,让毛主席对他很有意见,后来就让粟裕担任总参谋长,顶替了聂帅的位置,因此,毛主席与聂帅之间的关系也没有那么深。

当然,这些只是一家之言,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来讨论一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