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开闸水淹巴铁后,中方痛快给出三个支持,背后有何深意?莫迪允许印军自主攻击,印巴冲突再起的可能性有多大?



印度开闸放水后,莫迪再度威胁军事打击,印巴冲突再起的可能性已经显著增大。巴基斯坦外长已经将电话打到了中国,中国外交部发布消息称,中国外长王毅与巴外长达尔通电话,巴方首先介绍了当前印巴之间的情况,声明巴方将坚决打击恐怖主义,反对事态升级,接下来将同中方及国际社会保持沟通。

中方则表示将密切关注形势发展,并支持巴方实施反恐行动,支持巴方维护自身主权及安全利益。同时中方支持开启调查,希望印巴双方都能保持克制,呼吁双方推动事态降温。



从双方通话内容来看,打击恐怖主义是双方关注的要点。一方面,此次印巴危机的主要导火索,就是印控克什米尔一侧发生了恐怖袭击,印度方面以此指责巴方支持“恐怖主义”,所以才开展行动。包括暂停印巴两国的水资源分配条约,关闭边境口岸及驱逐巴方人员,由于紧张局势,双方士兵再度发生交火。

印度总理莫迪还再度表示,印军可以自由决定回击的目标和时间,这明显就是在向巴方发出战争威胁。印度毕竟在体量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再加上近年来受到美俄两大军事强国的拉拢,一旦爆发冲突,局势恐对巴方不利。



面对巴方求援,中方痛快给出了三大支持。中国外长王毅首先强调了中方是巴方的铁杆盟友及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明显就是在表示作为最重要的伙伴,中方将会给予巴方坚定支持。随后,王毅外长便提出了三大支持,第一个便是中方坚定支持巴方实施反恐行动,不仅仅是因为此次危机的导火索正是恐怖袭击,更是因为恐怖主义对中巴两国都构成威胁。

一方面,巴基斯坦国内安全形势恶化,已经多次导致中方出现人员及财产损失,阻碍两国战略合作项目的发展。另一方面恐怖主义也动摇了巴政府的根基,甚至还成为了印度挑起矛盾的借口。



第二个支持,便是支持巴方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换言之这就是在警告印度不要发起军事打击。克什米尔危机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导火索,自印巴分治以来,双方因为该地区的归属问题打了三场战争,各种小冲突更是多次出现。

如果印度以此次恐怖袭击为借口,对巴基斯坦发动军事攻击,必然要扩张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实控区域。这将会威胁到巴铁的主权安全及相关利益,及地区战略平衡,中方当然不乐见。所以中方不仅发起警告,也做好了实质支持巴铁的准备,运20已经现身巴基斯坦。



第三个支持,便是支持尽快开展公正调查。王毅外长表示,冲突不符合印巴各自根本利益,也不利于地区和平稳定,因此希望双方能够保持克制,以推动事态降温。与美国不同,中方不乐见地区爆发冲突,也不愿从中渔利。克什米尔爆发冲突后,印巴关系及半岛局势将会进一步恶化,中国一带一路项目,及在印度洋的利益也难免会受到威胁,中方当然不乐见。

另外一方面,中方多次在国际焦点问题中发挥协调作用,坚持以和平手段解决分歧,这与奉行霸权主义,惯从冲突渔利的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推动印巴双方相向而行以稳定局势,也将提升中方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