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编辑|t
引言
中越交往上千年,最熟的邻居,却写出了最陌生的课本。越南历史教科书里,中国从援助者变成了挑衅者,战争责任轻描淡写,血的代价一句不提。
昔日抗法抗美,中国全力支持;如今教科书却三言两语带过,好像几十年帮扶只是顺手搭把手。地图越画越大,责任越写越小,越南在教材上重新排版了历史。这不禁让人一头雾水:我们这代人从小读的史书,是不是也缺了几页?
地图往北画,援助往后藏
越南历史教科书里,地图是个重点内容。在一份公开的中学教材中,竟将广西、云南、贵州、福建等地纳入越南版图。
这个版本把从秦始皇统一岭南,到汉代设象郡,全数归入越南“古代疆域”。教材注释显示:“象郡是越南早期政权的一部分”,却不提象郡为秦朝正式设立的郡县,属中国东南部直接管辖。
文化归属也被篡改。教材称“征氏姐妹起义”为越南民族反抗中国压迫的象征,却无一字提及东汉时期征氏姐妹自称王号、率兵进攻东汉65座城池后,被光武帝派兵平定。二人被俘斩首,尸体送往洛阳。这本是中国内部政务,越南却定性为“民族独立斗争”。
教材内容处理手法精细。对中国长期作为宗主国、对越实行册封制度的事实,几乎全盘隐去。吴权称帝、建立“大瞿越”,被称作“越南第一次完全独立”。但吴权为南汉静海军节度使杨廷义之婿,本为汉人,是中国体系内部升迁的地方将领。
援越抗法抗美的内容更被处理得极为简略。教材仅用一句话带过:“中国和一些国家给予越南支持。”但事实是:1950年到1954年,中国援助越南11.6万支枪、5785万发子弹、4600门火炮、1231辆军车、140万套军服、1.4万吨粮食及大量医药物资。
越南历史博物馆展出内容也有类似倾向。解说员常说“越南人民独立自强”,而对中国支援只字不提。展板多为法军空投失败图、越军士兵抗战图,极少展示中国顾问团提供作战指导,导致奠边府决战成功的决定性作用。
战争实物在馆内有展出,但解释标签模糊不清,未明确来源国。越南官方出版物将中国援助与苏联、东欧援助一同归类为“国际社会的支援”,刻意稀释中国在抗战中的核心地位。
这些处理方法看似“公平客观”,实则在模糊责任、弱化功劳、重写边界。既把援助写成了国际平均分,又把地图越画越远。这种双轨写法,为后续的战争叙述埋下了伏笔。
反击写成“撤退”,侵略讲成“防守”
1979年2月17日,中国对越南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起因是越南在中越边境越线,屡次推倒界碑,袭扰中国边民,驱逐华侨。据统计,约150万华侨被迫离境,其家产被越南无偿占有。越军还多次进入中国南疆村镇,造成中方人员伤亡。
中国先后通过外交途径提出交涉无果。1979年2月初,中央决策:以有限兵力,对越展开边境反击,时间控制在三周之内,作战任务明确,不扩大战局。
越南教材中,这段战争被称为“北方边境保卫战”。教科书说:1979年2月17日,北方边境爆发战争,越南北方六省军民奋起反抗,成功保卫了边境。
越南甚至连中国的名字都不敢提及。
撤军日期被记为3月5日启动,3月18日全部结束。时间线属实,背景却错置。中方军队按照战前部署完成任务后自行撤离,从未占领越南领土。全线兵力按原计划撤出,并未被迫。
更荒谬的是,越南教材称“中国单方面中断援助、伤害越南感情”。但教科书并未解释,中断原因是越南与苏联结盟,吞并柬埔寨,扩张势力范围,并主动对中国边境施压。
这段表述将战争动机定性为“感情裂痕”,用模糊语言掩盖越南在边境问题上的侵略行为。
教材通篇未提中国曾在抗美期间派出17万志愿军,援助武器装备177万余支、炮弹1.6亿发、飞机165架、军车1.5万辆等。
战争牺牲也被略过。中国阵亡将士近万人,越南教材无一字记录。而战后中方修建上百座烈士陵园,部分仍在越南境内存留,长期无人打理,甚至遭人为破坏。
战后,越南还不断修改教科书内容版本,将中越战争相关内容逐步缩减。至今多个年级历史教材中,1979年战争仅占不足半页篇幅。
战争写成撤退,侵略讲成防守,教材对边境问题避而不谈,对援助历史遮遮掩掩。这些文本编排背后,是官方有意建构的“民族正当性”框架,试图把复杂历史简化为对外防御叙述。
你说友谊万岁,书里写着仇恨不退
中越之间,经济往来却是一派热火朝天。2022年,中越贸易额达2349.2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中国向越南出口商品1469.6亿美元,占越南进口总额41.5%。越南对中国出口879.6亿美元,逆差352亿美元。
中国产品涵盖机械、家电、钢铁、原料、零部件等。越南出口以农产品、纺织品、初级制品为主。两国贸易已经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越南对中国经济依赖度持续升高。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连续多年稳居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越南多地工业园区直接引入中国生产线、管理模式和技术体系。
文化交流层面也无法割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依旧是越南人民的重要传统节日。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等中华元素,仍广泛保留在越南民俗中。
在这种背景下,越南历史教科书却仍在回避历史真相,掩盖援助、模糊责任。这种处理方式,是对现实合作的背离,也是对未来共识的损害。
教学内容若持续回避历史本源,年轻一代对中国的认识将被割裂。这不仅造成代际认知偏差,也容易在遇到边境摩擦时形成舆论激化。
历史不是回避就能过去的。面对复杂的中越关系,真正的和平与合作,建立在双方共同面对过去、诚实沟通、正视问题的基础上。
越南教材虽轻描淡写,但事实留在档案、埋在陵园、刻在墓碑。那一段段战壕,一架架坦克,一座座桥梁,是写不进教材也删不掉的历史。
参考资料
来看看,越南的历史教科书,是怎样描写中国的?-知乎专栏-2024-07-12
越南教科书,是怎样描述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星火智库-2024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