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凌晨,随着赵心童击打完本次世锦赛的最后一个黑球,也宣示着他就是本次世锦赛的冠军,他也成为了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位斯诺克世锦赛冠军得主。
赵心童实现了无数中国斯诺克球员和球迷的梦想,在中国斯诺克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夺冠,也就意味着会引发无数人的关注,铺天盖地的报道也会随之而来,大家在衷心为他夺冠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有人关注了他优渥的家庭背景。
斯诺克在成名之前,就是一个“烧钱游戏”,许多普通家庭都望而却步,因为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去培养一名优秀的斯诺克选手。
开劳斯莱斯、戴百万名表,在英国住豪宅,赵心童也被大家开玩笑的称为“赵公子”。
这样的条件在中国都找不出来几个,他的斯诺克历程,想必与他的家世密不可分。
赵心童的成长历程
“赵公子”于1997年出生,父亲是深圳一家医院的副院长,母亲是这家医院的护士,那个年代的副院长,而且还是再深圳这样的新兴城市,含金量和含“金”量不言而喻。
由于医护工作者十分的忙碌,赵心童的父母在他小时候就采取了“放养式”管理,经常在社区里的台球桌上玩一天,这也使得赵心童在很小的时候就爱上了台球。
他也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天赋,赵心童在8岁开始学习斯诺克,同年就在西安本地业余比赛打出了单杆破百,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破百选手。
大部分医学家庭都想着让自己的孩子继承自己的“衣钵传承”,但这对开明的父母却不一样,在赵心童12岁的时候,父母给了他自己选择的机会。
当他的父母问他是继续上学还是想打球的时候,赵心童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打台球,父母也十分尊重孩子的选择,在十二岁的时候替他找了师傅。
而他父母找的师傅也十分有名,就是丁俊晖的恩师——伍文忠,英国是斯诺克的发源地,斯诺克文化浓厚,在磨练了几年之后的赵心童和旁人一样去了英国进修。
赵心童在16岁时进入CBSA世界斯诺克学院学习,随后就开始了征战各大赛场。
随着赵心童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奢华生活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他和人们想象当中的“富二代”并不一样,赵心童并没有“啃老”,更多的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在斯诺克球桌上闪闪发光。
到现在赵心童的生活方式也都有自己努力的结果,在禁赛前他在中国就很有名气了,取得过两次排名赛的冠军,这也让他在国内的代言费十分高昂。
自身家庭条件优渥,再加上自己也在不断的赚取收入,这也就使得赵心童有足够的资本过上富足的生活。
可网友纷纷怀疑“一个医院院长这么有钱?700万的豪车、入门价格都要四五十万的表、再加上英国的豪宅,这些凭借着自己就能赚到吗”?
甚至因为自己之前又有过被处罚的经历,还有的网友直接怀疑他的实力。
深陷假赛风波
赵心童的被禁赛的原因是因为“帮朋友下注”,在当时的情况下,仅靠奖金是不足以支持在英国高昂的生活成本的,而且也有很多没有出名的选手并没有接到代言。
因此这也造成了轰动一时的假赛风波,由梁文博带头,多次参与并胁迫他人打假赛,操纵比赛结果,当时有正式资格的中国球员也就二十多名,而这次的假赛事件直接处理了十多名选手。
在当时环境下,参与假赛的中国籍球员近乎整体的一半,若要对其进行举报,是不是就会遭到其他球员的“联合绞杀”?
而赵心童当时积极配合调查,也并没有直接参与到打假球事件当中,世联台对他从轻处罚,要求禁赛20个月。
但赵心童能在禁赛期积极保持训练,与他的态度和女友的支持密切相关。
在禁赛期,赵心童积极配合心理理疗师的治疗流程,并日复一日的进行基础训练,不仅如此,他的女友也给了他很多的鼓励与支持。
在赵心童取得冠军后,一张与两名女子的合照引发关注,其中一位是他的经纪人,;另一位则是他的女朋友。
这位小姐姐也同样优秀,她是英籍华裔,剑桥大学心理学硕士,赵心童和他的女朋友已经交往了九百多天。
即使是在赵心童被禁赛的低谷期也并未离开他,反而是默默的站在他背后,不断的给予他支持和鼓励。
这样看来,赵心童的成功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爱情的“滋养”。
成功或更依赖家庭
禁赛风波、奢侈的生活方式,都让赵心童深陷舆论风波,让一部分人淡化了他日复一日的努力,反而更多关注家庭对他的支持。
这就引出了一个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就是体育名人创造出的商业价值远远高于从比赛当中的赢得的奖金,而他们又该如何去平衡,又如何去维持个人形象?
公众在看待一名职业选手时,看中的不仅仅是成绩,还有他的品质,像赵心童这样的“高调”生活方式,一部分大众就不喜欢,甚至还上演了“阴谋论”。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好像更喜欢看中“家境贫寒的人取得成就”的戏码。
而对于那些本就处于优渥家庭当中的孩子,经常会被贴上“理所应当”的标签,认为有这样的家庭条件,成功不是应该的吗?
就比如丁俊晖就被加上“卖房学球”的寒门背景,而赵心童则被称为“赵公子”。
而赵心童夺冠仅仅是个开始,而他的职业生涯才刚刚步入“巅峰期”,期待他在之后更加精彩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