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凌晨上演"空中拼刺刀"!
5月1日,央视高调曝光了我军歼-16与美军战机在南海空域上演了一场"猫鼠游戏",双方缠斗50分钟,美军大败而归!
随后我方飞行员接受采访时,直接透露出一个关键细节,中国空军的技战术水平恐怕早已远超认知!
24小时车轮战:从凌晨对峙到日落周旋
凌晨的南海暗流涌动,歼16双机编队划破夜空,与美军某型战机在永兴岛空域狭路相逢。这场持续24小时不间断的体系对抗中,最惊险的当属凌晨时段的50分钟近距缠斗——双方战机最近时仅隔30米,空中划出的航迹如同两条交错的DNA链。
凌晨三点,美军战机抹黑试图搞偷袭,贴着国际空域边缘就往西沙方向蹭。咱雷达兵可不是吃素的,老远就瞅见这俩光点晃悠,指挥所直接拉响一等战备,徐忠昌他们机组套上飞行服就往停机坪跑。
歼16滑出跑道的时候,座舱里的红外屏显把敌机轮廓照得清清楚楚。
美军飞行员估计没想到,咱们凌晨也保持着双机战备值班,刚进入西沙领空识别区,就被咱两架歼16左右包抄。徐忠昌后来回忆:“当时我压杆切半径,机翼离对方垂尾也就百把米,能看见他座舱里的示廓灯在闪,明显感觉到对方慌了,油门一加想往东南方向窜。”
白天缠斗:50分钟贴身博弈
真正的硬仗从凌晨四点半开始。美军看偷袭不成,改成“战术挑逗”,两架战机突然分开,一个下压试图绕后,一个拉升想占高位。
面对美机挑衅性滚转机动,我军飞行员祭出"以柔克刚"战术:先用大半径转弯消耗对方燃油,待其能量衰减后突然抢占六点钟方向。
这种"空中太极"打法,让美机在连续8次摆脱机动失败后被迫撤退。外媒感叹:“中国飞行员把苏霍伊家族的暴力美学,玩出了东方武术的精髓"。
咱飞行员平时在南海练的就是“一域多向、多机协同”,早把这类套路摸透了。
我军直接来了套“剪刀机动”,先是迎着对方爬升方向硬接对头,在相距两公里时突然压坡度,机翼几乎垂直于海面,借着太阳逆光把对方咬进雷达锁定区。
“缠斗可不是乱绕圈,每一个转弯都得算能量守恒。”
徐忠昌在采访里打了个比方,“对方想靠F18的推重比优势玩高速冲刺,可咱歼16的气动布局更适合中低空,每次他拉到6G过载,咱就用水平机动耗他能量,几圈下来,他发动机告警灯都亮了,得赶紧往菲律宾方向退,去巴拉望岛基地补油。”
解放军的“秘密武器”
这场被美军视为"意外"的高强度对抗,实则是中国空军精心打磨的"组合拳"。这种"钢铁芭蕾"般的空中对决,背后藏着中国空军的三大秘密武器。
首先是永兴岛这个"战略跳板"。从永兴岛起飞的歼-16,其作战半径向外延伸,足以覆盖黄岩岛空域,甚至触及菲律宾部分敏感地带边缘。而依托岛屿构成的预警和拦截体系,正逐步编织起一张立体的区域防御网。
更绝的是,这里还藏着"软硬兼施"的杀手锏:轰-6J轰炸机携带的空舰导弹能精准打击水面目标,新型电子干扰系统则让美军引以为傲的F-35隐身战机瞬间"裸奔"在雷达网中。
其次是人机协同的"超长待机"。南部战区飞行员每年200小时以上的魔鬼训练,再加上飞机的航电系统、机动能力,以及解放军飞行员的高强度训练水平,均在实战背景下得到了检验。
进一步看,这表明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姿态正从过去的以“警告驱离”为主,向更具主动性质的“区域控制”转变。解放军正有能力在核心岛礁及周边空域建立并维护有效威慑。
南部战区飞行员每年200小时以上的魔鬼训练,加上歼-16双座舱的特殊设计,让前后舱分工明确:前舱飞行员像赛车手般精准操控,后舱则化身"战场指挥官",实时分析敌我态势。这种"1+1>2"的配合,在长时间高强度对抗中展现出惊人耐力,让美军始料未及。
最后是成本优势形成的"降维打击"。当美军动用B-1B轰炸机和航母编队时,中国却在南海打起了"经济实惠"的战争。永兴岛部署的歼-16机队,年度维护成本仅为美军尼米兹级航母单日油耗的1/20。
这种"以小博大"的策略,让美军在硬碰硬与战略退让间反复纠结——毕竟花小钱办大事的中国,显然更擅长打持久战。
南海大棋局:攻防转换与博弈升级
在这种剑拔弩张的背景下,未来如何巩固并增强在南海的态势优势?最关键的策略之一,便是加强核心岛礁的常态化军事部署。
永兴岛、黄岩岛等战略要点,需部署包括歼-16,甚至更先进的战斗机种,形成全天候、快速反应的区域威慑力量。
同时,针对对手的抵近侦察活动,提升电子战和反侦察能力至关重要。要让那些试图搜集情报的对方舰机变成“电子瞎子”或“通信聋子”。
并且,此类实战化对抗,正是提升部队能力、检验战术的绝佳机会。用国防部的话说,要“强化军事斗争一线拿敌练兵”。
然而,单靠军事手段显然不够。外交与法律工具同样需要充分运用。在国际场合揭露外部势力的挑衅本质,依据《国际海洋法》等进行阐述,力图削弱其“自由航行”叙事的正当性。
与东盟国家保持良好沟通,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努力避免问题域外化和复杂化,这符合地区共同利益。至于个别持续跳得欢的周边国家,若善意的沟通无法奏效,有时也确实需要采取能让其听懂的方式进行“有效交流”。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同期美菲演习中,其用作靶舰的一艘二战老船,尚未遭受打击便先行漏水沉没,意外成了不小的笑话。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同期解放军海军新入列的054B型护卫舰,在南海区域进行了实弹射击训练,精确命中并击沉了海上拖靶,展现了火力精度。
结语
当我们享受假期时,南海的天空正上演着没有硝烟的战争。徐忠昌们用飞行头盔里的汗渍,丈量着国土安全的边界。正如飞行员常说的那句话:“云端之上的每一米高度,都是底线不能退让的刻度。"
当歼16的尾焰划破南海夜空时,世界应该读懂:中国军人守护和平的方式,从来不是忍气吞声,而是用实力赢得尊重。
下一次再有外机挑衅,等待它们的,只会是更坚定的拦截、更专业的应对——因为在我们头顶的蓝天之上,永远站着24小时待命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