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印度总理莫迪于近日授权军方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枪击事件采取军事回应后,巴基斯坦新闻与广播部长塔拉尔近日说,印方恐在24至36小时内对巴采取行动,印方的任何军事冒险行为必将招致巴方坚决果断回击。印度政府一名高级别消息人士近日告诉法新社,总理莫迪日前与军队和安全部门负责人举行闭门会议,会上授权军方“完全行动自由”,即由军方决定回应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枪击事件的“方式、目标和时机”。

莫迪的此番表态是什么意思?就是在告诉印度军队高层,可以“放手去干”,而这个目标是谁,也非常清晰,就是巴基斯坦。前段时间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印度直接就将矛头指向了巴基斯坦,即便巴基斯坦多次澄清自己和这件事没有关系,甚至提出请求国际社会参与调查这次的恐怖袭击。但是印度可不管这么多,直接对巴基斯坦实施了制裁,甚至直接撕毁了印度河条约,将印度河给切断了,但是之后没有几天就又开闸放水,直接导致巴基斯坦东部河谷被淹,而巴基斯坦也对印度展开了反制。



印巴冲突(资料图)

塔拉尔的这一观点是有一定依据的,从莫迪授权部队“放手去打”,到印度海军演示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这些都在为战争准备。不仅如此,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在近日表示,随着印巴这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间的紧张局势升级,邻国印度的“军事入侵”迫在眉睫。如果两国真的开战,那么克什米尔将成为主要的开战地,放眼历史不难发现,印巴两国的关系向来不好,特别是在“克什米尔”地区。在最近几十年里,印巴两国曾爆发过3次大规模的战争,其中有两次都是为了争夺克什米尔地区。

莫迪政府这种强硬态度背后有着多方面原因。在国内层面,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莫迪政府为了迎合部分民众的诉求,通过对巴基斯坦采取强硬态度来获取政治支持。印度国内的政治生态使得莫迪在处理对外关系时,需要考虑国内民族主义势力的影响。在国际层面,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一定程度上的支持,让印度有了底气。美国虽呼吁双方“不要让局势升级”,但此前美国运输机和以色列军机抵达印度,这种行动上的支持信号,给了印度错误的暗示。

根据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巴基斯坦目前约有130枚核弹头。而且还在持续扩大武器库,其巡航导弹和陆基弹道导弹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不过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三位一体和打击能力。印巴两国在军事力量上也有一定的差距。但印度已经有比较完整的“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如果双方真的爆发核战争,带来的后果也是不敢想象的。如今印巴双方不妥协的强硬态度,已经让两国关系陷入僵局。

印巴局势的紧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联合国、美国等纷纷表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发言人迪雅里克近日说,古特雷斯当天分别与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和印度外长苏杰生通电话,对印巴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深表担忧。古特雷斯再次强烈谴责日前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袭击,强调必须通过合法手段追究这些袭击的罪责并伸张正义。古特雷斯表示,必须避免可能导致悲剧性后果的对抗,他愿意进行斡旋,以支持缓和局势的努力。



印巴边境交火(资料图)

短期内,边境交火的风险并没有彻底消除,印巴在克什米尔实控线的小规模冲突很可能常态化,双方的军队都在边境严阵以待,一点小摩擦就可能擦枪走火。长期来看,克什米尔主权争议这个老大难问题依旧是横在印巴之间的一座大山,印巴双方都对克什米尔有着强烈的主权诉求,谁都不愿意轻易让步。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得想出创新方案,比如“模糊主权、共享治理”,不过,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来说,大概很难达成一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