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假期开始的那一刻,一场全民的出行热潮汹涌袭来,据文旅部相关出游数据显示,仅5天的假期,全国国内出游高达3.14亿人次,相较于2024年的五一假期有所增长。

这一数字直观地展现出旅游市场的火爆,出行人数的攀升似乎在诉说着经济复苏的强劲动力,人们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门,拥抱外面的世界,旅游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而在热闹出行的背后,消费市场正在悄然地发生变化,一场消费降级趋势正在显现。

“繁荣背后的隐忧是消费降级”



文旅部数据测算,今年五一国内游客的花费来到了1802.69亿元,这样的数字是可观的,但看似增长的数据背后,人均消费远远没有达到预期。

今年五一假期游客人均消费只有574元,相较于2024年五一假期的游客人均消费566元,的确是出现了小幅度的增长,但相较于2019年的人均消费603元的数字,2025年的五一游客人均消费低迷了。



人均消费低了,但出游人次还在不断攀升,这意味着,人均消费相较于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看似旅游市场在上升,实则是先降低,后上升。这为旅游市场的繁荣蒙上了一层阴影。

看似人山人海的各大城市,人数增加了,消费等级却降低了。

在住宿方面,高星酒店遭遇冷落,一些经济型酒店和民宿成为了更多人的青睐,甚至是青年旅社都受到了欢迎。



以前,人们出游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设施完备,具有高质量的高星级酒店,但现在,情况反转,不少人出游是精打细算的,更加注重住宿的性价比。

许多热门旅游城市,不少星级酒店的入住率并没有达到预期,反而一些价格亲民、提供便利的民宿被“抢劫一空”。



交通出行上,公共交通成为主要出行方式,以往,很多人的出游会选择租车和乘坐飞机等,但今年五一,高铁、火车成为了更多人的首选,在12306售票开售不久,热门路线就被抢购一空。

餐饮消费同样呈现降级趋势,曾经,游客到了旅游地,可能会选择高档的餐厅品尝当地美食,但如今,小吃街和美说广场成为了最佳去处。



在成都的锦里古街、长春的桂林路,人潮涌动,各类小吃摊前排起了长队,价格实惠的小吃备受欢迎,而一些人均消费较高的餐厅,却并不理想。

在购物方面,那些价格较高的旅游纪念品摊位无人问津,游客们不再轻易地买单。

一些景区,以往摆满各种工艺品,今年五一期间,顾客寥寥无几,反而是一些售卖平价零食和实用小物价的便利店生意火爆。



不难看出,五一期间,旅游成本的大幅增加成为了人们消费降级的重要原因。

“为何不愿花钱?是旅游成本在作祟”



交通费用首当其冲,车票、机票在此期间有到一定的上涨,比平时价格高,加上车票紧张,热门路线更是一票难求,对于一些预算有限的游客来说,的确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游客到了旅游地,有些出租车欺客,坐地起价,使得许多游客选用价格标注的公共交通工具。



不仅如此,住宿成本更是令人咋舌,酒店价格翻倍,甚至更高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

在一些热门城市,曾有媒体报道,酒店的价格在假期期间上涨2-3倍,原本计划品尝当地特色美食,购买一些纪念品,可是因为住宿成本的增加,只能从别的地方省出来。



当前,由于经济压力对人们的消费产生了影响,消费观念也在转变。

“年轻群体穷游背后的无奈”



在这波五一出游的热潮中,年轻群体成为了主力军,他们的“特种兵式旅游”也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所谓特种兵式旅游,就是在短时间内极限的吃遍一个地区的特色美食,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旅行计划,在年轻人的特种兵式旅游却变成了现实。



他们利用短暂的假期时间,说走就走,甚至凌晨出发,坐上一夜的火车,马不停地的奔赴各个景点打卡,晚上则选择价格低廉的青年旅社,甚至是网吧和洗浴中心,无非是讲究一晚。

这种旅游方式在成本上的的确省了一大笔钱,只是在时间和体力上要付出对等的代价,以极短的时间游览多个景点,花最少的钱,看最美的景。



如此仓促的旅游方式,背后的原因是年轻人面临的经济压力,这部分人,工资水平普遍不高,在日常开销后,更是所剩无几,经济负担的压力使得他们在消费上慎之又慎。

在这样的前提下,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很难不发生转变,曾经追求品牌和数量的消费模式,逐渐变得更加理性,不再盲目的追求高端消费,这让他们在旅游时也会想尽办法的节省开支。



年轻群体的出行方式会做好提前攻略,他们会提前在网上预订打折机票和特价酒店,自己准备出行食物,减少在景区的消费。

至于那些价格高昂的旅游纪念品,他们也会谨慎购买,更多地选择用拍照的留念方式来记录每次旅行。

“故地重游”变成了“故地穷游”,这种旅行方式转变只是因为经济的负担。



结语

年轻人旅行方式侧重于性价比,青老年更看重物有所值,消费观念上的转变可能让消费不是那么活跃。

一些地区欺客行为让游客们有钱不敢花也是重要原因,不明码标价,风险由游客承担,这样的弊病只会让游客更不放心的消费。

良好的旅游市场政策才能使游客们愿意消费,改善不良的旅游环境势在必行,让游客们大胆的消费,旅游市场才能越来越活跃。



信息来源:
财经杂志2025-05-06发布的文章《盘点“五一”旅游经济账:3.14亿人次国内游,人均花574元》
南方都市报2025-05-05发布的文章《2025年五一旅游市场:消费热潮涌动,多元趋势凸显》
央广网2025-05-06发布的文章《今年“五一” 消费“暖”得有何不同?》
光明网2025-05-03发布的文章《“特种兵式”旅游→慢度假 国内多个景区实行“一票游多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