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在容县容州镇第五小学的绿茵场上,六年级学生梁梓浩正以主力前锋身份带队训练。这位3年前因体弱频繁请假的少年,如今不仅在校级联赛斩获12粒进球,文化成绩更跃升班级中游。“足球教会我永不放弃!”他坚定的笑容,印证着容县校园足球的“逆袭”。


常态化举办容县中小学校园足球赛,球员竞技水平明显提高。陈锋摄

学训智能协同。该县自2021年起通过三大破壁工程推动体教深度融合:打破部门壁垒,建立教育、体育联合工作机制,将足球纳入中小学必修课,制订《学校足球特色发展方案》,同时推进AI驱动的“足球英才贯通计划”,提升精准识别潜力苗子、运用运动姿态识别和生理监测、足球训练组合“数智化”水平,推动3年内实现校际青训体系全覆盖和各中小学校特色化开展“实战实练”;突破学训边界,形成“兴趣班—集训队—特训营”三级培养体系,培育专业教师128名,年均培训超200课时;破除家校社藩篱,整合20多家企业资金和足球“集训圈”,结合“家长陪练日”“社区联赛制”等创新机制,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新平台。

赛事智能重构。该县搭建“班—校—县”三级学训赛闭环竞技平台,7届县域联赛与全国“满天星”训练营选拔、学期冠军赛等形成常态完整赛事链。2024年参赛人次破1.2万,较改革前激增300%,培育出容县中学等市级强队,近3年斩获市级赛事2冠1亚1季。


容县已常态化举办七届中小学校园足球赛。李钟礼摄

据统计,全县累计建成9所国家级、3所自治区级足球特色校,乡镇中心校球场覆盖率从2019年的43%提升至82%;“足球+学科”教学模式使足球特色校学生体质合格率达98.7%,较普通校高出6.2%,使更多学生如梁梓浩一样从“病秧子”到“校队神锋”的逆袭,实现体质和素质双提升;社会支持度持续升温,800人家长志愿队、青少年足球人口年均25%的增幅构建起全民参与生态。

“我们以足球为支点,撬动五育融合的乘数效应,积极争创玉林首个校园足球示范园县。”容县教育局局长杨武透露。(潘玉佳 李钟礼 陈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