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主教练的成长,往往并不是从成功开始的。
真正给你上一课的时刻,是欢迎你的红毯被撤走、训练馆的门禁失效、你开始为保住“饭碗”而四处奔走……一份你千辛万苦追求来的执教工作,却犹如转瞬即逝一般。而当你被解雇后,才会知道联盟里那29支球队有没有注意到你带队对阵他们时的表现,或许还会有人抛来橄榄枝。
春天,向来是球队与主教练宣告“分手”的季节。但今年的情况尤其残酷,甚至连春天都没能撑到。
迈克-布朗去年夏天才刚和国王签下续约合同到2026-27赛季,结果十二月就被炒鱿鱼——当时他正准备登机去洛杉矶打客场;泰勒-詹金斯则是在三月突然被灰熊解雇,尽管当时球队还处于季后赛争夺战的关键阶段。
更诡异的是,迈克尔-马龙在赛季还剩三场常规赛时突然下课,而迈克-布登霍尔泽仅在太阳执教一年就早早离开,要知道他休赛期签下的是一份五年长约。这两位主帅还都是冠军教头,布登霍尔泽2021年率领雄鹿夺冠,马龙2022年率领掘金捧杯,但如今却照样不被球队“待见”。更别说布登霍尔泽接替的弗兰克-沃格尔,他从2020年带领湖人夺冠之后,在短短四年里连丢两份工作。
如此巨变来得又快又猛,如果能从中吸取教训,挫折或许能变成反弹的起点——或许在下一站,你还能赢得“年度最佳教练”的荣誉!
2024-25赛季NBA年度最佳教练肯尼-阿特金森,他本赛季常规赛带领骑士拿下64胜,一跃成为东部头号种子,并成功跻身争冠热门行列。“你来到另一个地方,结果发现,那才是真正适合你的地方。” 阿特金森感慨道。
在篮网被炒的经历“真的很痛”
阿特金森是在布鲁克林篮网开始执教生涯的,当初梦想着能在第一份NBA主教练工作中长期执教。但这里是NBA,这个联盟从不给教练太多时间,就是这么“不公平”的。
布鲁克林对他而言是完美的归属,阿特金森出生、成长都在长岛,执教篮网对他来说是“回家”,是梦想成真的纽约故事。他曾在尼克斯和老鹰做了8年助教,在尼克斯时期培养林书豪掀起“林疯狂”,在老鹰也经历了60胜的赛季。长期以来,阿特金森都是助教圈公认的“下一位主帅”热门。
但现实是——初次执教,往往接手的都是“烂摊子”。2016年篮网向阿特金森伸出橄榄枝,那时他们是联盟垫底的队伍,阵容羸弱,且几乎没有选秀资产。第一年打出20胜62负的战绩,第二年略有进步也仅多赢了8场。
等到第三年才终于熬出头,篮网终于重返季后赛,阿特金森被认为是年轻球员的“养成大师”。但也正因为如此,球队决定加速进程,将部分年轻资产打包换来球星。于是到了2019-20赛季,两位总冠军获得者、历史级别的球星——杜兰特和欧文空降布鲁克林。
可阿特金森却没能一起走完那个赛季,在常规赛还剩20场时下课了。当时篮网战绩为28胜34负,主要原因是杜兰特整个赛季都在养伤,欧文只打了20场也因肩伤赛季报销。但球队召开了一次会议后,管理层判断这两位当家球星并不支持主教练,于是立刻与阿特金森分道扬镳。
“那次经历真的很痛,”阿特金森说道,“不仅对我,我的家人也很受伤。他们已经适应了在布鲁克林的生活,你得坐下来告诉孩子们,你没工作了。对我来说,不光是个人层面的痛苦,更有自尊心在作祟。我是本地人,如果是在别的城市被炒,可能没那么痛。但在纽约就不一样了,我真的很想在那里执教更久。”
那次经历,也让他真正认识到NBA是一个由超级巨星主导的联盟。球星拥有很高的权力,地位比教练稳固得多。这就意味着,主教练必须学会与他们沟通、建立联系,有时甚至需要适当“妥协”。
阿特金森个性随和,但对自己和球员的要求都很高。他从小在八个男孩的大家庭中长大,兄弟们挤在上下铺里生活,在那种环境下必须学会争夺。再加上纽约人特有的硬气,这种气质未必对所有球员都“友好”。
从布鲁克林离开后,他远赴洛杉矶,加盟快船成为泰伦-卢的助教。但重新开始的他,也只在那里待了一年。
后来,阿特金森的电话响了——是史蒂夫-科尔,他邀请自己加入勇士教练组。能与库里、追梦和克莱共事的经历是不容拒绝的,这是一次极佳的“进修”机会。
在勇士的三年,阿特金森一边随队夺得总冠军,一边认真观察和学习。“我学到了很多,观察科尔怎么跟球星沟通,也从追梦和库里身上学到不少,看他们如何处理压力、逆境。”阿特金森说道,“总决赛我们曾0-2落后凯尔特人,我亲眼看到他们是怎么应对的。”
“离开篮网后的那段经历让我更有信心。我先在快船打进西决,又在勇士拿到冠军。命运的安排,真是奇妙。”阿特金森说道。他在勇士的助教经历一帆风顺,甚至因此拒绝了黄蜂主教练职位的邀请,也是因为不想让家人又一次仓促搬家。
几年后,他等来了真正“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那就是在去年休赛期,接受了骑士主帅的工作。
“时机成熟 水到渠成”
这一次,是球队和主教练的“双向奔赴”。和当年的篮网不同,阿特金森接手的骑士并不是一支烂队。他们拥有超级球星米切尔和一套不错的班底,但过去两年季后赛表现都不理想,仅赢下系列赛首轮。
而此时的阿特金森,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教练。“我真的变了,”他说道,“如果是几年前的我,可能还不适合这份工作。我需要经历那些失败、那些跌倒、那些被解雇。现在的我,对自己有着十足的信心,以前可没这么踏实。”
他上任后的当务之急,是和米切尔建立起互信关系,其次是把他和加兰这对后场组合打磨得更加默契。从本赛季来看效果立竿见影,除此之外,莫布利打出防守悍将的水准,杰罗姆也从“无名小卒”成长为稳定的替补。
骑士的进攻体系强调团队和轮转,即便米切尔偶尔手感不佳,也能有人挺身而出接管比赛。对此,球员们的反馈也十分积极。
米切尔说道:“他为我们设计了一个所有人都愿意投入的体系。你能感受到这支球队的自信,他帮助我们建立了那种氛围。”加兰也表示:“大家都觉得自己能在比赛中有所贡献,知道自己角色在哪里,努力就会有回报,不管你是谁。”
虽然骑士已经是一支“现成”的强队,但这种队伍反而更难带——布登霍尔泽就亲身体会过,执教拥有三位球星的太阳,战绩依然一塌糊涂。
“时机太重要了,”阿特金森表示,“这支骑士正好处于需要突破的阶段,而我也恰好从快船、勇士积累了应对这种局面的经验,学会了如何执教巨星、如何带领顶级球队。”
“在布鲁克林,我是新手教练,带着一群年轻人试图崛起;而现在,我手里是一支有争冠实力的球队,我能执教他们真的很幸运。时机成熟了,自然水到渠成。”
阿特金森当然也没忘记这个赛季联盟里在主教练职位上发生的几次“大地震”,作为曾经的当事人,他感同身受。“你会慢慢对这些事变得麻木,”他说道,“我一点也不惊讶。因为在联盟里待久了你就知道,想要成功,必须所有环节都齐心协力——老板、管理层、教练组,全部都得在一个频道上。一旦有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体系就会失衡,真的很脆弱。”
但说到底,NBA只有30份主教练工作,待遇优厚、机会难得,但终究没人能逃过被解雇的那天。“这是我们自己选的路,”阿特金森说道,并笑着补充一句,“如果有下次,我也已经准备好了。”
原文作者Shaun Powell
(NBA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