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行业规定,顺风车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分摊部分出行成本的共享出行方式。惠州、江门等地也明确规定,顺风车价格不得超过当地出租车价格的50%。
随着顺风车监管不断缩紧,市场形势也在不断变化,今年以来市面上主流顺风车平台的价格都出现了下调趋势,顺风车的价格越(参数丨图片)来越便宜了。
从深圳到广州以前怎么说都要100多块钱,但是现在四五十块钱就能打到车了。
五一期间,4个人174公里,顺风车只用143元,平均一个人只花了36块钱,比坐大巴车还便宜。
站点拼车价格更低,822.3公里只需123.9元,平均每公里0.15元。
还有顺风车主司机称,五一期间接了一单顺风车,结果亏大了。330公里开了7个小时,结果收了乘客112元,烧了330元的油钱,太不划算了。
更奇葩的是,居然还有0元的订单。
顺风车降价,实际上是想回归“共享”本质,这也让不少职业化车主没有了盈利空间。但是,虽然价格便宜了,车上越来越难打了。以前行程一发布司机秒接,和坐网约车没什么区别。但今年五一想回家,等了几个小时都没人接单,邀请几个司机都被拒绝了。
打车变难了,尊贵的乘客也变得额外的卑微,不仅愿意加感谢红包,只要师傅愿意顺路带一程,别说坐后备箱,抱着坐也可以,并且哀求师傅千万不要放弃他。
这个时候,顺风车司机的腰板也硬了,想接你的时候不乐意,现在没人接了,叫爹也没用。
而随着价格走低,即使不在节假日,大家接单的意愿也变低了,有车友表示,这样的价格,空跑都不拉,眼不见心不烦。而且就算顺路95%,司机来回绕路,多花1个多小时,职业司机不考虑,真正的顺风车司机更不会考虑。
低价之下,越来越多的职业顺风车司机加速离场,你们认为,顺风车会回归到共享出行的本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