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最近,网友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连花清瘟胶囊的"跳水"价格:京东平台上,24粒装的连花清瘟胶囊售价低至3.49元/盒,甚至还有"9.9元3盒"的促销活动,平均下来每粒药品的价格不到1毛4。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低价药品的有效期大多标注为2025年5-6月,显然是一场针对临期药品的"清仓大甩卖"。

这一戏剧性的价格崩塌不禁让人好奇:曾经风光无限的连花清瘟,为何会跌落神坛?这背后到底经历了什么?



"神药"的崛起与跌落

要了解连花清瘟的跌落,我们首先要回顾它的辉煌。连花清瘟最初研发于2003年,由以岭药业创始人吴以岭院士带队研发,主要成分包括连翘、金银花、板蓝根等13味中药。作为一款清热解毒、宣肺泄热的中成药,它最初被定位为治疗流感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药物。



连花清瘟真正的爆发期是在2020年初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彼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人们对各类防护和治疗产品的需求激增。连花清瘟作为少数几个被纳入诊疗方案的中成药之一,一时间身价暴涨,不仅在国内一药难求,甚至还被作为"国礼"送往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1年到2022年间,连花清瘟销量持续走高,一度占据感冒用药/清热类市场份额的10.20%,成为名副其实的品类冠军。不少家庭都会囤积几盒连花清瘟,以备不时之需。电商平台上,一盒24粒装的连花清瘟胶囊售价在20-30元之间,供不应求。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公共卫生事件逐渐趋缓,感染高峰过后,民众对呼吸系统药物的需求也随之回落。许多曾经抢购连花清瘟的消费者发现,自己囤积的药品大多并未使用就已临近过期。



更重要的是,随着人们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对连花清瘟的效果也有了更加客观的评价。一些医学专家开始公开表示,连花清瘟作为一种对症治疗药物,主要缓解症状,并不能预防感染或显著缩短病程。这种认知的转变,加上网络上关于连花清瘟疗效的争议不断,使得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大幅降温。

市场需求的骤降导致供需严重失衡。根据以岭药业的财务数据,2023年其胶囊剂销量同比下降了12.7%,但库存量却高达59.92亿粒!这意味着大量的连花清瘟积压在仓库中,逐渐临近有效期。面对这一困境,以岭药业不得不采取"甩卖"的策略,希望在药品过期前尽可能地降低损失。



从"一药难求"到"1毛4甩卖",连花清瘟的价格断崖式下跌不仅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折射出公众对中成药认知的转变。这也提醒我们,任何药品都应该理性看待其功效,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宣传。

以岭药业的前世今生

连花清瘟背后的生产商以岭药业,又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呢?作为中国中药现代化的代表企业之一,以岭药业的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



以岭药业创立于1992年,是由河北省中医医院心血管专家吴以岭创办的。公司名称"以岭"取自《易经》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寓意追求医药高峰的决心。成立初期,以岭药业主要生产心脑血管类中成药,其中最著名的产品是通心络胶囊,这也是吴以岭院士研发的第一个重磅产品。

2011年,以岭药业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成药企业中的"明星股"。上市后,公司业务范围迅速扩张,从最初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拓展到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治疗领域。其产品线也从单一的通心络胶囊,扩展到包括连花清瘟、参松养心、津力达颗粒等在内的多个系列。



2020年公共卫生事件席卷全国,连花清瘟作为热门防护产品的地位迅速攀升,随之带动以岭药业的财务表现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一年,公司账面盈利达到了15.19亿元的亮眼数字,较前一年翻了一倍有余。

紧接着的2021年表现更加惊人,利润进一步攀升至20.93亿元,创下公司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同比提升近四成。在这波热潮中,资本市场对以岭药业的青睐度空前提高,公司股票估值一度突破800亿元大关,使其跻身中药制造业的顶级梯队,成为行业中当之无愧的领军企业。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公共卫生事件的缓解,以岭药业的业绩开始回落。2022年,公司净利润下滑至15.63亿元;到了2023年,情况更加严峻。今年1月,以岭药业披露的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净亏损6亿至8亿元,这是公司自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



造成这一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部分呼吸系统产品临近有效期,公司计划冲减相关收入并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二是市场需求下滑,销量大幅减少;三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研发投入维持高位,导致毛利率下降。

尽管面临困境,以岭药业并未放弃创新的步伐。公司仍然保持着高水平的研发投入,致力于开发新的中成药产品。其创新中药芪苈强心胶囊的研究甚至入选了"2024心血管领域十大国人研究",显示出公司在心血管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



以岭药业的起伏历程,某种程度上折射了整个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态势: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既要面对市场需求的波动,又要应对科学认知的挑战。连花清瘟的命运,或许只是这家企业发展道路上的一个波折,而非终点。

以岭药业的多元药品布局

虽然连花清瘟是以岭药业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产品,但实际上,这家公司的产品线远不止于此。以岭药业拥有一系列在各自领域颇具影响力的药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治疗领域布局。



在心脑血管领域,以岭药业的旗舰产品是通心络胶囊,这也是吴以岭院士最早研发的中成药之一。与连花清瘟不同,通心络胶囊的市场需求相对稳定,主要面向慢性病患者的长期用药需求,因此较少受到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

在消化系统领域,以岭药业推出了枣椹安神口服液、柴芩消炎颗粒等产品;在呼吸系统领域,除了连花清瘟外,还有连花败毒片、连花定喘片等产品。这种多元化的产品布局,使得以岭药业能够应对单一产品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从营收构成看,虽然连花清瘟曾是以岭药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公司并未完全依赖这一单一产品。在连花清瘟销量下滑的同时,公司其他产品线的稳定表现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缓冲空间。

不过,以岭药业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市场需求的变化,还有来自行业政策和公众认知的双重压力。一方面,随着医保控费、集中采购等政策的推进,中成药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另一方面,公众对中药疗效的科学认知不断提高,对中成药的选择也更加理性和谨慎。



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也离不开市场,连花清瘟的命运转折也再次提醒我们:任何药品的价值最终都要回归到其真实的临床效果上,而不是市场营销或短期的供需波动。对中医药企业而言,只有不断提高产品的科学内涵,才能在市场的起伏中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