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舞台上,领土完整对于任何一个主权国家而言,都是不可触碰的底线。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庄严宣告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这不仅涵盖领土主权,还包括领海和领空。联合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制定了一系列国际法以约束各国行为,确保主权国家领土不受侵犯。



说起联合国,就不得不提及我国为重返联合国所付出的努力。我国本就是联合国创始成员国之一,后因政权更迭、国力不济被西方大国排挤出联合国。但我国凭借自身实力最终重返,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并从参与者逐渐转变为决策者。在联合国众多规章制度中,关于领海海域范围的相关内容是由我国提议并被采纳至今。

或许有人会疑惑,当年新中国在联合国中存在感不强、话语权有限,为何领海规定能得到赞同?这要从抗美援朝战争说起。当时美国仗着军事实力强横,介入朝鲜半岛内战,还将战火蔓延至我国边境,甚至轰炸机将炸弹扔到我国领土。他们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是因为根本没把新中国放在眼里。尽管我国再三警告,美国却我行我素。然而,新中国虽实力与美国相差悬殊,但绝不允许主权和领土被侵犯。于是,在艰难处境下,我国毅然投身朝鲜战争,并凭借顽强战斗力取得最终胜利。



朝鲜战争的胜利震惊世界,西方各国不得不重新审视新中国这个新生政权,惊呼东方沉睡的雄狮苏醒了。在此背景下,我国规定临海国家领海宽度为十二海里,任何国家和个人不得未经允许擅闯他国领海。我国当年霸气立下的这个规矩,至今在全球范围内通用,就连一向不把联合国放在眼里的美国也老老实实遵守。

很多国家愿意相信并采用我国这套标准,主要是因为我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在此之前,不少西方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但美国在朝鲜战场战败的消息传出后,他们大失所望。如今,实力决定话语权,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我国,中国声音在国际舞台上不可或缺。在近些年的国际会议上,我国常以主人翁姿态做决策,而非像从前那样仅以参与者身份列席。



为了更好地理解国家实力与规则制定的关系,我们不妨回顾一个历史案例。在 19 世纪,英国凭借强大的海军实力成为 “日不落帝国”,制定了一系列海洋规则,其他国家只能被迫遵守。当时英国规定的领海范围等海洋规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球海洋秩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国实力的变化,这些规则也在不断调整。就如同我国在抗美援朝胜利后,有了足够的实力和底气制定领海规则,并且得到了各国的认可和遵守。



这充分说明,强者才有制定规则的权力。只有不断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多话语权,为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做出更大贡献。我国从曾经被排挤到如今成为规则制定者之一,正是国家不断发展壮大的有力见证。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