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庭审化解纠纷 履职尽责使命光荣

我叫王向东,是连云港彩峰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2024年03月有幸成为一名人民陪审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回顾过去一年的陪审工作,作为一名“无袍法官”,很好地履行了法律赋予的审判职责。


作为一名人民陪审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法槌起落间,陪审员不仅是法律的见证者,更是社会和谐的耕耘者。在参与众多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那个因邻里纠纷引发的伤害案,如同一枚深刻的烙印,至今仍清晰地刻在我的记忆中。它看似普通,却考验了我的法律素养和判断力,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司法实践中法理与情理的辩证关系。

案件双方是多年邻居,原本抬头不见低头见,却因一次小小的口角,矛盾不断升级,最终演变成肢体冲突,导致一方受伤。案子本身并不复杂,但背后交织的情感纠葛与邻里关系的破裂,让整个审理过程充满挑战。

初次接触这个案子,我翻开厚厚的卷宗,心中感慨万千。庭审现场双方当事人情绪都极为激动,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我清楚地意识到,这起案件绝非简单的是非对错判断,更关键的是如何修复破裂的邻里关系,让双方重归和睦。

庭审过程中,我仔细观察着双方的神情与语气,试图从他们的言语中挖掘更多信息。我发现,尽管双方表面上针锋相对、寸步不让,但当提及过去的邻里情谊时,他们的眼神中都不经意流露出一丝不舍与怀念。这一细节让我更加确信:此案不能仅靠法律条款生硬判决,更需兼顾人情。

庭审后,为了深入了解案情,我多次主动联系双方当事人,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与委屈。我尝试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愤怒与难处。通过一次次推心置腹的沟通,我逐渐赢得了双方的信任,他们也开始愿意向我敞开心扉,倾诉内心的真实想法。

在后来的调解过程中,我始终注重引导双方理性表达诉求,学会尊重对方的感受。我反复向他们强调,邻里之间朝夕相处,和睦共处才是长久之计。经过多次不懈努力,双方终于放下成见,达成和解协议。这不仅解决了眼前的纠纷,更让他们对未来的邻里相处重新燃起希望。

这次陪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人民陪审员的职责,作为人民陪审员,我们需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与敏锐洞察力,既坚守法律底线,又兼顾人情冷暖;既要维护法律的尊严与权威,又要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们不仅是法律的见证者,更是社会和谐的推动者。

司法公正从不是冰冷的丈量,而是像春雨润泽土地般,在每一个案件中耕耘理解、播种希望。未来的日子里,我愿继续以心为犁,在法槌下的责任田里默默深耕,让每一次调解都成为培育社会和谐的养分,让每一次陪审都成为照亮人心的星光。

供稿 | 灌云县人民法院

编辑 | 王瑞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