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红婵保送暨南大学的新闻再次登上热搜,同时又引起不少网友们的质疑。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一次同样又引起全红婵陈芋汐两人的对比。



奥运冠军被保送的情况不在少数,很多为国争光天才的运动员都被名牌大学录取,这也是对优秀运动员的一种交代。



本身因为平日高强度训练,运动员们读书的时间就很少,可也不能无书可读。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运动员都会被保送,同样也需要被选拔,各方面经过肯定后才会被录取。



如今运动员中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全红婵,最容易引起“分歧”的就是全红婵和陈芋汐的冠军之争。

因为两人的成绩实在是不相上下。



此次之所以再次引起大家的讨论,就是因为不少全红婵的粉丝认为明明全红婵的成绩更为优秀,但是保送的学校却比陈芋汐差一截。

学校也是有区别的,比如双一流的985、211,再比如普通大学一类、二类等等。



没想到这一次全红婵和陈芋汐的粉丝们又因为学校引起争执。

其中为什么全红婵的学校要比陈芋汐差就成了飙红的热点话题。

只能说“没必要”!



这都是看自己的选择,何必要如此争论。

陈芋汐和全红婵两人之所以总是引起粉丝们的各种“讨论”无非就是比赛成绩的问题。



毕竟事实摆在眼前两人的成绩不相上下,只是因为全红婵出身普通,大家或多或少从她身上寄予自己逆风翻盘的样子,因此粉丝们会多一些。



而陈芋汐则更像邻家大姐姐,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别人家的孩子”。

本身因为出身运动世家,从小接触体育,虽然中途转练跳水,可是基础却十分扎实。



相比较起全红婵这种“横空出世”全红婵就像是散修,谁也没想过会突然出现一位“天才少女”。

陈芋汐五岁就已经开始练习体育,这就相当于某个门派从小就培养接班人,天赋、能力兼具,出身正统世家。



一切都以为“顺理成章”没想到中途杀出个程咬金。

陈芋汐的能力是有的,天赋更是没得说,只是天才的光芒总要被风雨遮挡一部分。



就比如当年全红婵还有加入国家队时,陈芋汐就曾经和张家奇获得过奥运会女子双人跳冠军,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那一年奥运会陈芋汐一定会收获双人、单人两枚金牌时,全红婵出来了!



谁也没想到,谁也没料到。

不仅如此还的开创了“水花消失术”的代名词。

创造了历史最高得分记录。



这完全就是意料之外,也正是从这一年起陈芋汐和全红婵之争从来没有停止过。

张家奇因为发育选择退役,随后跳水的各大比赛中全红婵陈芋汐基本包揽的冠亚军,成绩你来我往不相上下。



比如在国际比赛中全红婵更优秀,金牌如同探囊取物;

在其他比赛中陈芋汐更优秀一些,基本上包揽金牌。

这里大家可以细数全红婵和陈芋汐的奥运金牌以及其他类型的比赛金牌即可发现。



毕竟奥运金牌含金量是不同的,所以从商业价值、关注度上全红婵更胜一筹,以至于陈芋汐的关注度并没有那么高。



其实两人从成绩上看从来都是不相上下。

只是在别人看来两人应该是“死对家”,实际上两人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和搭档。



近期全红婵因为陷入到发育期,所以在比赛中不管是状态还是成绩都不是很稳定,

相比较陈芋汐已经度过发育期后表现的则更加稳定一些。

因此包揽了跳水项目的金牌。

这一点其实也和自律能力有关,陈芋汐和全红婵本身就属于两种性格。



全红婵也很难抵挡美食的诱惑,以至于处在发育期中体重增长会过快,影响到比赛成绩。

反观陈芋汐她一直以来都能以一种变态的自律保持极度的稳定。



这一点全红婵自己也在赛后采访中承认“近期状态不稳定,还没有恢复到最好”本身发育期就是一道关卡。

更何况比赛机制也变化了很多,全红婵都处在适应中。



但有一点并不是网友们说的那样,赢了一场比赛就会赢得所有比赛,输了一场比赛以后就没有赢得机会。

这简直是瞎掰。

竞技比赛输赢是常有的事情,谁也不能保证就一定状态永远稳定。



而且不管是冠军还是亚军,都是我们的骄傲,五星红旗在赛场升起,国歌在赛场奏响,这就是我们的骄傲。

所以人家的能力摆在这里被名牌大学录取是很正常的事情。



凭借自己改变命运,奥运金牌探囊取物归来仍是18岁,不得不说全红婵真的很厉害,总以为她还是小孩子,没想到如今也要读大学了。



原本被暨南大学保送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没想到却变成某些人眼中“不好的大学”。

甚至和陈芋汐保送的同济大学拿来比较。

的确从排名上来讲同济大学的确要好一些。



可暨南大学也是名牌211好吗?

是,不是谁都有机会进入同济大学读书,从排名上讲同济大学是双一流985,211,因此引来不少人的猜测。



不过有一点我们说这些大学哪一所拿出来都是别人梦想中的学校。

而且读书也是一种双重选择,学校选学生,学生同样也在考虑学校。

不管是陈芋汐选择同济大学,还是全红婵选择暨南大学都有自己的考虑。



况且不同的择校背后也是一个家庭的出谋划策,本身陈芋汐的家庭就更全面一些,自然在择校的时候有家人出谋划策,看到的也更长远。



另一方面运动员择校同样需要递交录取材料,不是你想进入哪个学校就可以自由选择,同样也需要符合学校的选拔要求。



保送同样严格,不是说说而已。

奖牌也不是唯一认定的资格。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要求和选择。



为什么现在说择校更多的是在筛选家庭和人群,其实从陈芋汐和全红婵的身上也能窥探一二。

我们感恩父母给予生命,但同样也要承认父母的认知和层次在某种方面会影响到孩子的选择和规划。



而且我们说读书在哪里都一样,只要认定了只要踏实坚定,总会取得想要的成绩。

更何况这种保送名额事先肯定是经过本人同意和认可的,人家自己都认可的学校为什么某些网友们会着急的上蹿下跳?



陈芋汐有陈芋汐的优点,全红婵有全红婵的特点,但两人的优秀是无一例外的。

更何况她们本人要比我们这些外人更在乎自己的未来,没必要上纲上线。



因此我们只需要为她们摇旗呐喊,看到她们为祖国争光努力的样子的就好,至于其他的那属于人家的个人私事,不如好好祝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