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消息,5月6日,中欧高层就交建50周年互致贺电。中方强调,希望借此契机开辟中欧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中欧双方要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霸凌。言外之意,希望欧方能够保持战略自主,充分认识到多极化秩序更符合中欧以及国际社会的长远利益,面对美方的霸权行径,欧方应该与中方联手说不,而不是助纣为虐。



对于中方的期望,欧方也做出了保证。欧方领导人表示,愿与中国深化伙伴关系,维护多边主义和稳定的国际秩序,携手应对共同的挑战。而就在同一天,中方与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此前因为欧洲部分议员频繁炒作涉港等我国内政议题,并推动通过了不少干涉我国内政的恶法。作为反制,中方也将相关欧洲议员列入反制清单。如此一来,中欧立法机构之间的互动就陷入了停滞。

如今双方取消交往限制,说明未来中欧都有意愿加强双边各领域的对话,改善双边政治关系。中欧能够“破镜重圆”,与两方面因素有着直接关联。



一方面,特朗普的“神助攻”。过去在涉华议题上,欧盟总喜欢跟在美国后面亦步亦趋,在台海、南海、经贸等议题上配合美国给中国制造麻烦。但特朗普上台后,可以说将欧盟得罪透了。今年的慕安会上,美副总统万斯痛批欧洲。俄乌问题上,美国更是屡次无视欧洲的关切,独自拉着俄乌讨论和平进程,欧洲从过去美国的“队友”,摇身一变成了局外人。最让欧洲难以接受的,还是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落在了欧盟头上。

起初欧盟还打算出让实际利益向美国妥协,但特朗普却不愿松口。上个月美欧已经正式开启了谈判,但由于美方要价太高,即便欧盟愿意做出一定的让步,但特朗普政府依旧计划维持大部分加征的关税。所以留给欧盟的选择就只剩下一个,那就是和中方一道坚决对贸易霸凌说“不”。



据环球网报道,欧委会预计最早将在5月7日向成员国分享对美反制措施。和此前的方案相比,这次欧盟明显加码,计划对价值约113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原本欧盟是有可能在特朗普的施压下,参与到美方的对华围堵之中,但特朗普过于贪心,逼得欧盟转变对华立场,选择站在中国一边,反对单边贸易保护主义。如果接下来中欧关系日渐升温,并取得更多实际成果,特朗普也有一份“功劳”。

另一方面,即便没有美国,与中国加强合作,也是欧盟实现发展的必然选择。尽管中欧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空间很大。以电动汽车为例,欧盟现在发展滞后,就算加征高额关税,也改变不了欧洲电动汽车产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事实。要想实现追赶,最现实的办法就是与中企合作。



过去一段时间里,匈牙利、西班牙等多个欧盟成员国主动找上中方,与中方加强经贸投资合作,足以说明中欧关系未来的主基调,仍然是合作而不是对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