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犯了很多错误,其中有一些虽然较严重,但远远没有决定战争走向的地步。但是“用种族主义思想指导战争”这件事却是一个影响了整个战争走向的大错误。在德国入侵苏联之后,苏联境内的很多少数民族都对德国人抱有好感,尤其是乌克兰人。由于苏联对乌克兰人的错误政策,导致大量乌克兰人迫切希望被拯救,在苏德战争前期,苏乌克兰人将德军视为解放者。但是时间一长乌克兰人看到德国人比俄罗斯人还要残暴,只能奋起反抗。德国人的种族政策硬生生逼反了乌克兰。



苏联少数民族都是可以争取的

苏联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国家,而是由一百多个民族构成的集体,其中作为主体民族的俄罗斯人只占到总体人民的55%‬,俄罗斯还有大量的少数民族,包括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波罗的海三国人、中亚黄种人,民族构成十分复杂。众所周知民族问题历来都是让无数国家十分头疼的问题,苏联也不例外。

在斯大林掌权之后,苏联开始有意的扩张俄罗斯人生存空间,具体的做法是通过一系列措施消灭少数民族,然后让俄罗斯人移民。1932–1933年的大饥荒让乌克兰和中亚斯坦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哈萨克斯坦直接饿死一半人,当前乌克兰政府直接将这场大饥荒定义为种族灭绝。

如果这场大饥荒还有一定争议的话,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的种族灭绝就毫无争议了。在1940年苏联占领波罗的海三国之后,将大量原住民流放,引进俄罗斯人,典型的腾笼换鸟。如果不是德国打断了这一进程,今天的波罗的海三国就将被俄罗斯牢牢控制。从民族成分来看,苏德战争之前德国是有一定的民族基础的,苏联少数民族希望改变现状,渴望民族独立。



‬种族主义指导战争

在德国发动苏德战争之初,大量的乌克兰人和波罗的海三国人欣喜若狂,他们抱着乐观的心态来接待这些德军。他们恳求德国占领者解散苏联的集体农庄,使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由耕种和收获。很多乌克兰人将德军视为“解放者”,他们给德军鲜花和面包。可以说只要德国政府好好利用这种民意,苏德战争就已经赢了一半了。

这不难理解,只要德国在东欧废除集体农庄制度,平均分配土地,允许这些国家独立建国,再重启苏联遗留的拖拉机等农用机械,乌克兰等国将会死心塌地跟着德国人走。参考今天乌克兰的武力值,德军和乌军配合一下,苏联想要反攻的难度将会大大增加。德军后方的游击队也会大大减少,乌克兰这块宝地将会给德国提供源源不断的战争原料。



但是相比较于长远利益,德国还是希望一些短期利益。乌克兰农民的土地被交给德国定居者,德国设立的专员辖区对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采取了严格的管辖。乌克兰农民没有为德国人工作的动力,他们沦为了纳粹鞭子下的奴隶。纳粹德国对乌克兰采取了残酷的压榨,不但要求所有人起早贪黑的工作,还要拿走其中90%以上的粮食。

面对德国残酷的压力,整个乌克兰瞬间变得遍地都是游击队。大量的游击队给德国后方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大量交通线被破坏。尤其是在1943年苏联军队反攻的时候,游击队发挥了重要作用。乌克兰人已经不相信德国政府的虚假承诺了,他们只想将德国人赶走,而苏联也正有此意,乌克兰将成为苏联维持战争的重要地区。



本来这一切都不会发生,4000万乌克兰人完全有可能跟着德国人走。在战前斯大林的统治实在是太残酷了,完全不把乌克兰当成是本土,完全是殖民地般的剥削。‬但是苏德战争之后德国人的做法更让乌克兰无法忍受,德国人是要彻底的种族清洗乌克兰人,再不反抗只有死路一条。德国人在二战中居然真的用种族主义来指导战争,希特勒脑子里已经被种族主义那一套完全淹没了,完全听不进去其他的想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