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叔站在田埂上直搓手,刚冒头的早稻苗经不起这般折腾。湘中湘南的天说变就变,5月6日的云层压得人喘不过气。
靖州的李大姐望着窗外,豆大的雨点砸在塑料棚上,咚咚响得人心慌。这场强对流天气来得急,气象台早发了预警。
冷暖空气在湖南上空较上了劲,带出7 - 9级的雷暴大风。
怀化南部、邵阳南部的雨势最猛,50毫米的雨量让低洼田块开始"喝水"。田里的积水漫过田埂,刚种下的玉米苗歪歪斜斜地漂在水里。
"立夏小满雨水多,田里庄稼怕涝窝",这句老话在湘南应验了。永州的老王看着自家果园,脐橙树在风里晃得厉害,生怕枝子断了。气象数据显示,湘北白天最高温近30℃,湘南却只有22℃上下,温差像道坎。
7日的雨还没停,郴州等地成了降雨中心,农户们的排水沟得赶紧通一通。有人说,这样的天气该提前给庄稼搭防护架,可成本又让老把式们犹豫。也有人抱怨,天气预报虽准,可应对措施能不能更贴咱农民的实际?
田里的湿渍害最伤根,往年就有农户因为排水慢,最后收成少了两成。
这大风还吹坏了不少大棚,塑料布挂在电线上,看着都危险。我个人觉得,咱除了自己动手防灾,也盼着村里能多些应急法子。
就像常德的老张,去年靠村里的排水泵抢了时间,庄稼保住了大半。可有些偏远地方设备少,万一出事,全靠农户自己扛,压力实在大。"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可这立夏的风雨,打乱了多少人的播种计划。
现在最担心的是次生灾害,湘南那些老山坡,土壤吸饱了水容易滑坡。开车走山路的乡亲得小心,能见度低不说,路基松动可是大隐患。农贸市场的菜价会不会涨?
菜农的菜地泡了水,短时间供应怕是跟不上。但也有让人暖心的,不少村子组织了互助队,帮着孤寡老人加固房子。这场天气闹的,让咱又想起"靠天吃饭"的不易。
可日子还得往前过,清沟排水、加固支架,一样都不能落下。天气预报说后面几天湘北雨势会减,可湘南还得绷着这根弦。农田里的事等不得,抢在灾害前头动手,才是咱庄稼人的硬道理。
只是不知道,这样的极端天气以后会不会越来越多,咱的应对法子够不够?天气无常,可咱心里得有本明白账,把防范做细了,总比事后叹气强。
这场突袭的风雨,给所有人提了个醒:和老天爷打交道,容不得半点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