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 总第861期
值日编辑:江文轩 段雅蓉
审核:胡可怡 关云逸
执行主编:陈卓
*阅读今日日报,请关注“南亚问题研究小组”微信公众号
中印贸易概况。图源: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印《铸币报》5月5日报道,莫迪政府计划收紧对中国公民的签证规定。自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印政府长期对中企持谨慎态度。此次签证收紧旨在“强化延续性政策”,将从严把控针对中国公民的商业与技术工作签证,限制中国公民在印停留期限、工作区域,并要求人员接待方对违规行为负责。印媒称,该举措源于双重考虑:一是贸易压力,2024-25财年前10个月,印自华进口额已达950.1亿美元,同比增长10.6%,进口商品主要集中在电子、电池、光伏等领域。而同期印对华出口额则暴跌14.5%,退至2014年水平。特朗普政府大幅提高关税后,印担忧中国商品大规模涌入,冲击印本土产业。二是安全疑虑,印警惕中企借技术人员流动“绕过”西方限制,进入电子、机械、电信等印本土敏感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印在多个制造业领域依赖中国技术、设备、零件,对抗性政策或将影响产业正常运行,建议印政府“谨慎处理”。当前,印总理办公室、内政部、商务部、外交部以及中国驻印大使馆未回应置评请求。
NEWS
2020-25财年印电动车销量。图源:JMK research
《印刷报》5月4日报道,印电动汽车市场需求低迷,对比其他国家市场增长显著落后。2022-24财年,巴西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500%,泰国增长279%。印道路交通和公路部数据显示,2023-24财年印市场售出电动车11.07万辆,增长同比增幅仅11%,明显落后。此外,印电动汽车销量仅占新车总销量的3%,远低于泰国市场的12%。分析指出,印电动汽车发展受阻原因有三:一是电动汽车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技术快速迭代,印消费者多持观望态度;二是印政府在电动汽车的贸易政策上反复不定,令车企难以规划新品;三是印不愿接受中国汽车制造商,这意味着印买家的选择更少。印政府对中国车企准入过于谨慎,仅限制高质量、低价格车型进入。然而,大多数印电动汽车都使用中国产锂电池,按价值计算,印30%-40%的电动汽车来自中国。因此,分析认为,印政府应统一国家层面战略及时间表,优先推动商用车、两轮载具电动化,解决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后再普及私家电动汽车。
NEWS
阿塔临时政府防长穆拉·雅库布、内政部长西拉杰丁·哈卡尼、情报总局局长阿卜杜勒·瓦西克。图源网络
阿富汗国际网站5月4日报道,阿富汗塔利班最高领导人阿洪扎达(Hibatullah Akhundzada)下令大幅裁减安全部队与政府人员,引发多部门强烈不满。近期,美国援助中断、国际资金流入减少导致阿塔面临严重财政困难,大量安全人员、政府人员已有数月未领工资。目前,阿洪扎达已下令安全部门及文职机构裁员20%,以节省财政支出,精简政府运作。依照裁员计划,阿塔政府将成立专门委员会,评估各部门人力配置。其中,仅教育部就将裁撤9万余个岗位。分析称,此举或导致政府内部不满情绪发酵,进而降低部队凝聚力。5月1日,阿塔临时政府防长穆拉·雅库布(Mullah Yaqub Mujahid)、内政部长西拉杰丁·哈卡尼(Sirajuddin Haqqani)、情报总局局长阿卜杜勒·哈克·瓦西克(Abdul Haq Wasiq)赴首都坎大哈会见阿洪扎达,劝其搁置计划。
NEWS
俄外长拉夫罗夫、印外长苏杰生,图源网络
《印度时报》5月4日报道,俄外长拉夫罗夫5月2日同印外长苏杰生通话,呼吁印巴遵守《西姆拉协议》《拉合尔宣言》,通过政治外交手段和平解决分歧。1972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结束后,两国签署《西姆拉协议》,明确互相尊重实际控制线,互不干涉内政。1999年,印巴再次达成《拉合尔宣言》,承诺双边以和平方式促进争端解决、建立信任。然而,印控克区帕哈尔加姆(Pahalgam)4月22日袭击事件爆发后,印方迅速采取一系列对巴制裁措施,两国外交紧张局势持续升级。4月24日,巴政府威胁称计划中止《西姆拉协议》,以应对印方制裁,但目前尚未发布暂停该协议的官方通告。对此,苏杰生表示,必须将帕哈尔加姆袭击事件的实施者、策划者、支持者绳之以法,并批评巴方未尊重《西姆拉协议》所确立原则。此外,印俄外长还详细讨论了俄总统普京2025年底访印行程。
NEWS
图源:《印度时报》
印《经济时报》《印度时报》5月4日报道,印外长苏杰生(S. Jaishankar)5月4日出席“北极圈印度论坛”,就印欧关系、印俄关系、印美关系等议题阐明立场。印欧方面,苏杰生称,印目标寻找“合作伙伴”而非“传教士”,批评欧洲国家“自己不践行、却喜欢说教他人”的双重标准。他表示,尽管部分欧洲国家已“认清现实”,但仍有一些国家尚未摆脱说教思维,印能否与其落实务实合作仍“有待观察”。这并非苏杰生首次对欧强硬表态,2022年,欧洲将印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与其在中印边境问题上所获“国际支持”相挂钩,苏杰生回应称印“有能力独立处理中印关系”,中印分歧与俄乌冲突并无关联。他同时指出,欧洲需摒弃“欧洲问题即世界问题,而世界问题与欧洲无关”的观念。印俄方面,苏杰生表示,印俄在资源消费供给方面存在重要利益互补,印始终倡导“对俄现实主义”(Russia realism)。基于此,苏杰生公开批评西方试图绕开俄、单边解决俄乌冲突的做法,称其“违背现实主义基本原则”。印美方面,苏杰生称,与美打交道的最佳方式同样遵循现实主义逻辑——应寻找共同利益,而非将意识形态差异置于优先地位,从而阻碍务实合作推进。
NEWS
图源:cryptopolitan
路透社5月4日报道,韩国电子巨头三星向印“海关、消费税、服务税上诉法庭(CESTAT)”提交申诉,要求印税务机关撤销5.2亿美元($520 million)关税追征令。2025年1月,印税务机关指控三星2018-2021年间对自韩国、越南进口的“远程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Head)实施“错误分类”以规避10%至20%的关税,并认定三星“违反商业道德、行业惯例与标准,涉嫌通过财政欺诈实现利润最大化”。4月17日,三星向孟买上诉法庭提交281页抗辩文件,提出两项核心反驳主张:一是援引印本土企业信实集团(Reliance Jio)的同类操作先例,指出信实在2014-2017年间以相同方式进口相关设备,印税务部门对此长期知情,仅在2017年对信实提出警告。然而,信实并未将该警告情况知会三星,印税务部门此前也从未对三星的进口归类提出异议。二是质疑印税务机关程序公正性,称其“仓促”作出征税决定,未给予三星充分陈述、申辩机会。据悉,印税务机关除追征5.2亿美元税款外,另对七名三星员工处以8100万美元罚款,涉案员工是否单独上诉尚待明确。由此,三星需缴总金额达6.01亿美元,这一数额超过三星2024年在印业务净利润(9.55亿美元)的一半以上。继2025年2月大众汽车起诉印政府追征14亿美元税款后,三星成为第二家因进口分类争议对印政府采取法律行动的跨国企业。
NEWS
印巴军事力量对比。图源:《印度时报》
*阅读今日日报,请关注“南亚问题研究小组”微信公众号
本期编辑:代思佳
本期审核:江怡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政报·102期 | 为保2024大选,印人党打算收割这个群体的选票了.....
▲经报·96期 | 印落后中国16.5年,但正在快速缩小差距!
印国防工业大崛起?美国居然是印军火最大购买国…
编译 | 印前军官:面对中国突然“讨好”,印千万不能当“傻白甜”!
编译 | 枪击点燃火药桶,美印“准同盟”反而加速南亚局势失控?
更多内容请见↓
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