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长宁区司法局与上海政法学院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区司法局精心组织安排7名大学生分别前往区医调委、区访调委、区非诉中心、知产纠纷调处中心、街镇司法所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毕业实习。从校园理论学习迈向司法行政实务前沿,上政学子将法律知识融入调解实践,充分彰显新时代法律人的责任与风采。随着两个月的实习生活圆满结束,让我们一同探寻他们在这段毕业实习经历中的收获与感悟。
文卓达
法律学院 (民商法专业)
在信访调解工作室的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调解工作不仅是化解矛盾的过程,更是倾听与理解的艺术。两个月的实习经历让我明白,基层调解员的角色不仅是“灭火者”,更是群众心声的“传递者”。未来我会继续提升专业能力,为构建社会平安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殷奕瑄
法律学院 (民商法专业)
在非诉中心实习的两个月中,我跟随着调解员在法条中探寻和解的可能,我逐渐领悟调解并非催促妥协,而是守护当事人“慢慢来”的底气,每一次释法说理都成为公民法治意识的基石,看似微小的调解实则在构筑更坚实的法治根基。
赵媛媛
法律学院 (民商法专业)
我在医调委的实习中体会到了调解工作的不易与艰辛,也明白了调解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调解老师们专业的调解能力,丰富的调解技巧和温和的情绪处理,是我在这段实习中获得的最大的收获。
刘岱青
法律学院 (民商法专业)
在天山路街道司法所实习期间,我对调解工作以及法治宣传、公共法律服务等司法所业务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深深体会到人民群众对于法律的需求,让我更加意识到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不断激励我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人而不断努力。
易李迟睿
法律学院 (人民调解专业)
在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商事调解员工作的责任重大与不易,调解员需要调处大量的纠纷且情况复杂多变,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能力。通过整理和撰写调解案例,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每个案例,探寻调解技巧。
张珀笙
法律学院 (民商法专业)
此次实习让我对商事调解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学习到了“权属审查-侵权认定-赔偿测算-合规整改”的专业调解流程,也见证了线上调解如何实现节约司法资源。这段经历让我认识到,优秀的调解员需要兼具法律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的能力。
戴雨乐
法律学院 (体育法专业)
实习期间,我了解到知识产权纠纷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向资深调解员请教,我学习了调解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掌握了相关法律法规,学会了如何在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之间建立沟通桥梁,锻炼了我的实务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理论知识需从书本走向现实。调解制度作为东方智慧,既是中华法系“无讼”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等当代法治思想的生动体现。未来,长宁区司法局与上海政法学院将继续携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更多专业化、实战性的高素质调解人才,为调解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人才保障。
来 源|促进法治科
编 辑|王 冠
校 核|沈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