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5月6日电 (记者李平)近日,四川省公安厅结合公安机关职能职责发布服务企业服务民生发展9条措施,进一步优化涉企服务管理、规范执法办案、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等工作,不断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持续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更好服务企业服务民生发展。

规范涉企刑事执法。严格落实涉企案件立案审查制度,健全完善涉企案件办理报备和全程监管制度,全面整治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严禁以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坚决防止违规办案、逐利执法。依法慎用羁押性强制措施,严禁对企业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采取“查扣冻”措施。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推动“行政检查一件事”改革,科学归并涉企行政检查事项,优化涉企行政检查模式,防止对企业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随意检查。制定出台《四川省公安机关行政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和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清单》,推动落实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

优化涉企报警求助机制。在全省县(市、区)公安机关接报案中心设立“涉企案件接报案服务站”,建立健全涉企案件登记、受案、流转、监督、反馈等工作机制。

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制定常见涉企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报案指引,依法严厉打击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犯罪。拓展“四川公安知识产权云警务”应用,优化线上涉企知识产权咨询和线索举报办理。探索开展重点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体检工作,指导企业进一步提升自主保护水平。

营造良好网络生态环境。严厉打击利用涉企舆情实施敲诈勒索的网络水军类违法犯罪,及时清理涉及企业虚假负面谣言信息,进一步加强网络舆论正面引导。严厉打击整治利用互联网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破坏营商网络环境犯罪活动。严厉查处利用网络技术入侵破坏企业计算机系统,窃取商业秘密的违法犯罪。

健全常态化警企联系服务机制。坚持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原则,健全完善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联系服务企业机制,探索分类实施“项目警长”“助企驻警”“一企一警”等制度,打造“蜀警安企”护企模式,着力构建“亲清警企”关系。根据各地实际推动建设警企服务中心、分中心、站点、警务室等工作阵地,试点搭建警企一站式服务平台、警企服务专线等,前置提供便利服务。组织开展“惠民利企”大走访,定期召开“警企恳谈会”,倾听企业诉求和意见,更加精准高效做好助企纾困等工作。常态开展“送法入企”活动、线上网络安全管理应用专项指导等,主动提供法律咨询、经营风险提示、犯罪预防宣传等服务。

提高公安政务服务办事效能。推出“金融两项行政许可”网上办服务,将审批时限提速至5个工作日。优化企业网站、APP、小程序的公安备案流程,协调接入服务商帮助企业送审备案资料,将备案审批时限提速至10个工作日。将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运输许可审批时限提速至3个工作日。推出涉企开办和生产经营方面的印章刻制“预约办、快办快取”服务,将印章刻制时限提速至2.5小时。简化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申请材料,对同一承办者后续举办的活动,不需要再提交承办者合法成立证明、安全责任人身份证明以及有关资质资格证明。

大力支持企业投资发展。对急需来华从事访问交流、投资创业的外国人,可凭邀请单位出具的邀请函件等相关证明材料办理口岸签证入境;需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可在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多次有效签证。对参加商务部门组织的川企出海、会展贸易等活动的企业,提供出入境绿色通道专窗服务。

优化省内电子证照信息办事应用。优化川籍居民身份证、居住证、驾驶证、行驶证电子证照线下公安窗口应用,推出川籍驾驶证电子证照租赁汽车、购买保险服务,推出川籍居民身份证电子证照认证办理申请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备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以及居住登记申报服务。推行机动车数电发票信息联网核查,在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转让登记、已销售未登记新车临时号牌核发业务时,不需要再提交纸质机动车销售发票。

据了解,此次四川省公安厅发布的9条举措覆盖“执法、服务、保障”全链条,是四川公安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组合拳”。下一步,全省公安机关将持续推动举措落地见效,以更有力的行动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企业和群众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