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米粒妈

来源丨米粒妈频道

ID丨MilimaPinDao


01.

人类究竟能节省到什么程度?

一位超级节省的日本主妇为了给孩子们存够4000万日元的教育基金,她把生存所需的花费压缩到最少。

她通常会提前制定好一周的菜单,专门花一天时间去超市统一采买一次,然后回家处理好食材,一次性做好一周份的料理,因为这样能节省每日的水、电、燃气费用。

为了省电,灯也是常年不开的。

但是这样的省钱方法,在这位叫做郭智贤的韩国女孩面前,纯纯是小巫见大巫了。

郭智贤从20岁时决定开始努力攒钱,到2022年时,24岁的她就已经攒够了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2万元),还成功认购了一套公寓。


她也因为这样的攒钱能力突然在韩网走红。据韩媒报道,当时韩国人每天搜索她的名字超过10万次,连电视台都请她去做节目。

可能1亿韩元对有些人来说并不算多,但郭智贤只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打工人,每个月的收入在200万韩元左右,拿着韩国的最低工资,所以,要想实现攒钱目标,只能开启地狱模式。

饭费是最先被节省的。

根据她自己的记录,每个月花费在吃饭上的费用只有8400韩元,也就是44元人民币。

注意,这不是一顿饭,也不是一天的饭钱,而是整整一个月的伙食费。甚至她还有过更省的时候,只花了人民币36块钱。

虽然饭钱少,但她吃的食物却一点都不马虎,非常注意荤素搭配,保证营养充足。因为“如果为了省钱,吃便宜的食物挨饿,现在医院的账单可能会更高。”


她会自己种菜来保证蔬菜的摄入,一个塑料小杯子装上土,就是简易的花盆,里面的绿叶菜长得生机勃勃。

公司食堂准备丢弃的剩菜,她也都会打包回家,下一顿又能吃得饱饱的。


最重要的一点,郭智贤非常熟悉超市、购物网站、APP上的各种积分兑换方式。哪个平台的会员有多少折扣,优惠代码怎么找,邀请新会员能拿多少好处,她全都门儿清。

这些边边角角搜集来的优惠信息和积分,一点一点积少成多,再去兑换成日用品、零食,家里的战利品堆得满满当当。


平日里用的护肤品也都是从各大网站搜刮来的小样。

有时候兑换到的是她不需要的东西,郭智贤就会把这些商品挂到二手市场售卖,卖掉赚的钱就存起来。

交通费的开支也是能省就省,她平时步行上下班,来回要走上几个小时,但这对郭智贤来说,也等于是一种锻炼了。

流行时尚她从不关心,无论是空气刘海还是梨花头,她从来没剪过,为了省钱,她都是自己剪头发。

甚至因为看电视要交2500韩元的费用,郭智贤不仅不开通,反而直接把电视也一起卖了,据她所说,看的最近一部电视剧是《花样男子》。

省吃俭用的回报,就是她只用了4年时间就攒到了第一个1亿韩元。


为什么说是第一个呢,因为到了2024年时,她已经攒下了第二个1亿韩元。

对于攒钱这件事,郭智贤说:“6年时间我攒到了2亿韩元,攒第一个1亿韩元时我边打工边省钱花了4年时间,当时对什么时候能攒到2亿韩元完全没底,没想到现在用2年时间就又攒了1亿韩元”、“在攒了1亿韩元后资金积累速度明显变快了,我会通过多赚钱少花钱的方式,争取早日攒到3亿韩元”。

据她最新透露出的消息,距离她的第三个1亿韩元的目标,也已经进程过半了。

除了省吃俭用攒下了钱,她还十分幸运地抽中了非常难得的公寓认购权,终于有了自己的住所。

她之所以这么极致的省钱,背后有着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原本她跟姐姐和爸爸妈妈幸福和美地生活在一起,但在她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父亲患上了精神类疾病,症状是控制不住怒火,会突然尖叫砸东西,还开始家暴她和姐姐。

而且,因为情绪经常失控,父亲的工作也无法继续,被公司辞退,从那以后,母亲承担起了养家的责任,从家庭主妇变成了工厂女工。

这样的重压让母亲也不堪重负,开始酗酒。

原本平凡却快乐的家庭生活,变成了父母每日的争吵。

因为吵架声实在是太大,这也让郭智贤从小就觉得对邻居特别抱歉。

每天她每天不是被温柔的声音叫醒,而是被父母吵架声惊醒,这样的恐惧持续了很多年。

她的姐姐也因为长期生活在这种压抑的环境里抑郁了,在她初二那年承受不住去了天堂。


郭智贤说:“我曾目睹姐姐自杀所以很害怕,当时觉得1亿韩元就能让全家摆脱经济忧虑。”

这样强烈的不安全感让她只能通过极端的方式去攒钱,她觉得,这样才算为自己负责。

这笔钱对她来说,不仅仅是钱,更是全家人的尊严。

02.


除了郭智贤,还有一位纽约女孩,同样靠着省钱,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叫Kate Hashimoto,是生活在纽约的日裔会计师。


纽约的消费水准大家也知道,想要在这里自在的生活,背后一定离不开强大的财力。

然而Kate在这里自如生活的方式,却完全让人意想不到。

和郭智贤一样,Kate的省钱之路也是从减少食物开支这里开始的。

她每天下班后都会走去曼哈顿,然后在高级餐馆和商店的垃圾桶里开始寻宝。

因为对生活品质的极致追求,这里很多面向富人客群的商店都会严格把控食物的新鲜程度,每天都会丢弃大量的优质食品。

这些垃圾桶就成了Kate最佳的“0元购”场所,她专门挑选那些标签、密封盒都完好无损的食物。


上好品质的葡萄、牛油果和面包、千层面等等,她直接从垃圾桶里打包带回家,一分钱都不用花。

着装上,她也完全不修边幅。据她自己所说,已经8年多没有买新衣服了。

T恤都是穿了很多年的,领口变形、变色,袜子洗成了半透明都还在继续穿,短裤的裤腰松紧带已经完全没有弹力了,即使这样,她也舍不得扔掉,夹了个夹子继续穿。


Kate的房间里,都是她从垃圾堆里“0元购”来的战利品,从桌椅、柜子到置物架、沙发,都是精心挑选的别人丢弃的,成色还很新。

她说:“现代的人一味追求时髦,很多被丢弃的家具,依然是干净实用的,我在这上面节省了几千美元。”

洗澡的时候顺手就把衣服搓洗干净,因为要是去自助洗衣店的话,每次还得花3美元,纯粹是浪费。

至于卫生纸,她更是从不在这种东西上消费,因为她不会“花钱去买要扔掉的东西”。

上过厕所后,她就用肥皂和喷雾水洗干净,既干净省钱,还减少了多余的垃圾。

在公共卫生间上完厕所洗手之后,Kate会把擦过手的纸巾带回家,因为“只是擦过水的纸,又不脏,晾干后可以重复使用。”


在搜集优惠券和积分这方面,Kate和郭智贤一样经验丰富,所以她家里日常的消耗品,也都是通过各种薅羊毛的途径收集来的。

虽然是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省钱,但Kate还是有自己的筛选标准的,比如一定要挑选不变质的食物和卫生条件良好的旧衣物,也不会为了省钱而去出卖自己。

写到这,你一定以为Kate也和郭智贤一样,是个低收入人群吧?

恰恰相反,她是个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并且有一份高级会计师的工作,收入非常可观,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她2010年时已经在纽约买下了一间公寓,只用了9个月时间就还清了20万美金的贷款。

既然不缺钱,那她为什么要这么极端的省钱呢?

其实在此之前,她也曾陷入过危机。

刚刚开始工作没多久,Kate就赶上了互联网经济泡沫破灭,她也遭到了解雇,手里毫无积蓄,又在一个生活成本那么高昂的城市,她一下子就有了危机感。

她说:“没有工作是有保证的,所以我的生活就像随时可能被解雇一样。”


从那以后,她的节俭开始变得“极端”,她意识到:最长远的生活方式不是消费,而是节省。

所以即便后来经济状况大幅度好转,Kate也没有改变她的生活方式,依然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并乐在其中。

郭智贤的恐惧源于家庭破碎,Kate的焦虑来自失业危机。

所以对她们来说,疯狂储蓄和房产证,本质上都是安全感的外化符号,这种近乎偏执的储蓄,本质是对失控人生的应激反应。

她们都把钱当做抵御风险的盾牌。就像郭智贤所担心的:“如果我倒下的话,我的身后空无一人。”Kate也说:“账户余额每增加一美元,我的呼吸就轻松一分。”

她们的“狠劲”令人敬佩,在这个被太多外界纷扰所左右的社会中,要想像她们一样降低欲望、坚守目标的人真的不多,所以说来说去,还是看你追求的是什么。

有人选择省吃俭用存钱买房,有人愿意花钱看世界增长见识。

存折里的积蓄能带来安全感,旅途中的经历能拓宽眼界,但幸福从来没有统一标准。

说到底,日子该怎么过,答案在自己心里。

育儿不慌张,阿呆爸来帮忙,伴你和孩子一起成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