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房地产数据新鲜出炉。全国100个重点城市中,二手房均价环比再度下跌0.9% ,同比跌幅更是扩大到了7.23%,所有城市无一例外受到影响。即便是北京、上海这样相对稳定的区域,房价也分别缩水了0.48%和0.32%。而深圳,这个曾经的房价风向标,下跌态势同样悄无声息。今天,咱们就一起来仔细分析分析4月的这些数据。
年初的时候,从高层到地方,各种救市政策轮番出台。房票松绑、国资收储、公积金贷款放宽,甚至连退休老人贷款的口子都打开了,政策工具箱几乎被掏空。最后的结果是,二手房成交量确实有所上升,然而成交价格却大幅下降。老白之前就多次强调,这明显就是以价换量。按照“量比价先行”的理论,大家原本都期待4月房地产市场的成交价格能有所企稳,可现实却很残酷,大家不得不接受。
最新数据显示,一线城市里,北京房价下跌了0.48%,上海下跌0.32%,广州下跌0.49%。深圳,这个曾经房价坚挺的城市,已经连续3个月下跌,本次下跌0.21%。更严重的是二线城市的房价,南京、武汉、郑州等城市成为跌幅冠军,环比跌幅已突破1%。
在杭州,学区房神话破灭,顶级学区文鼎院的成交价较巅峰时期已经缩水40%。中介内部数据也显示,二线城市的平均溢价空间已达到8.6%。这意味着,假设你去买房,盯着同户型的最新成交价再砍10%,基本也没什么问题。
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更是不堪一击。唐山、洛阳等地出现房价倒挂现象,新房备案价比周边二手房低15%。佛山有个业主为了卖房,不仅送车位,还送10年物业费。房东们似乎商量好了一样,纷纷急着挂牌卖房,价格一降再降。
比如某地刚取消限售,中介平台挂牌量就暴增332%,3天新增7000套房源。无锡4月15日解除限售令后,3天内新增挂牌量突破6000套。上海3月二手房能成交2.9万套,4月直接跌到2.2万套;杭州从1.2万套缩水到9000套。原本期待的“金三银四”并没有出现。
二手房市场如此,新房的日子也不好过。根据中指数据,2025年1 - 4月份,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11198.61亿元,同比下降10.2%。4月相较3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16.9%,较3月单月降幅有所扩大。1 - 4月,销售总额超百亿的房企约为25家,较去年同期减少3家;50亿房企有52家,较去年同期减少5家。2025年1 - 4月,各阵营房企销售额均出现下滑。其中,top10房企销售额较上年下降9.9%,top51 - 100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13%。
面对如此糟糕的数据,地方政府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南京、无锡、苏州紧急取消限售,多地重启“以旧换新”政策,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就像往沙漠里倒水。南京的新增挂牌量是成交量的3倍,政策刺激出的需求瞬间被海量房源稀释。
货币政策方面的情况也很微妙。4月LPR维持不变,但专家们不断向市场透露,二季度降准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虽然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4.4万亿专项债也投向土地收储和存量房收购,但市场的耐心正一点点被消磨。新房价格看似微涨0.14%,实际上是靠核心区域高端项目撑场面,二手房市场才是真实写照,降价、抛售、踩踏,一步步戳破大家的幻想。
说到底,楼市早已不是过去随便买就能赚钱的时代。现在入场买房的人,要么是真心需要安家落户,要么是看准核心资产的长线价值。如果你还在纠结是否抄底,不妨想想历史规律。每一次房地产周期调整,没有3 - 5年根本缓不过来,经济不好的时候,甚至可能长达数十年,日本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房地产市场的状况如何,数据已经说得很清楚。那些还盼着房价随时涨回去的朋友,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仔细考虑。不是说房价不会涨,即便在当下,新房和二手房中确实也存在价格坚挺的楼盘,但要么是地段极为稀缺、配套过硬,能碰到一套的难度极大;要么就是普通购房者根本买不起的楼盘。像过去30年那种闭眼买就能涨的行情,除非房地产泡沫真正被挤出,且经济出现好转,而目前这两点老白都还没看到。
潮水退去时,所有人都会被暴露,真正能穿越周期的,永远是那些看清现实、量力而行的人。与其和市场较劲,不如脚踏实地提升收入、优化资产配置。毕竟房子本质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赌博的。记得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