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作为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与就业促进意义重大。一个寓意美好的名称,不仅是店铺的独特标识,更承载着个体工商户对未来经营的愿景与期许。然而,过去个体工商户在注册时,“起名难”问题突出,精心构思的名称,往往因已被他人注册而无法使用,最终只能反复尝试,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为持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解决个体工商户的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彭浦市场监督管理所(以下简称“彭浦市场监管所”)主动求变,创新推出“个体工商户名称自选库”,为个体工商户提供了丰富且合规的名称选项,个体工商户可依据行业分类和个人喜好自由挑选,不仅有效缓解了个体工商户因起名难而导致的注册困扰,还显著提高了窗口的办事效率。

自选库对名称进行分类

个体工商户起名可从中挑选

日前,在彭浦市场监管所服务大厅,个体工商户张小姐体验了这项便捷服务。她计划开一家花店,但最初准备的几个店名已被注册。窗口工作人员向她推荐了“个体工商户名称自选库”,帮助她迅速找到了满意的名称。

张小姐说:“因为我开的是花店,希望店名能与鲜花相关,自选库里的‘姹玫’一名正合我意。”她很高兴自己的开店计划可以按原定日期顺利推进。


记者在现场看到,自选库中存储着数百个精心筛选的名称。这些名称按照行业类别、姓氏组合、趣味谐音、吉祥寓意等维度进行了分类。例如,餐饮类的“伊馐”“箴香”,讨吉利口彩的“员宝”“卖赚”,趣味类的“门将”“锡位”等。这些名字既满足了个体工商户对美好寓意的传统偏好,也兼顾了年轻群体对趣味性的追求。当个体工商户遇到起名困难时,可通过自选库快速挑选心仪的店名,避免起名注册“再跑一趟”的烦恼,有效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靠前一步

深入调研个体工商户起名困扰

“个体工商户名称自选库”的推出并非偶然。彭浦市场监管所服务窗口位于静安区“一轴三带”布局中的中环两翼产城融合发展集聚带,服务经营主体1.2万余户,其中个体工商户约占1/6。服务好这一群体,对于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窗口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起名难”是个体工商户创业者普遍遇到的难题。与企业线上核名不同,个体工商户必须到窗口办理。由于个体工商户做生意偏爱选用“鑫”“隆”“富”等高频吉祥字眼,重复核名、多次往返的情况频发,不仅给创业者造成困扰,也降低了窗口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效能。

为解决这一难题,彭浦市场监管所深入调研,对个体工商户核名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和梳理,提前分类筛选出“核好名”“核优名”,并于2024年创新推出“个体工商户名称自选库”。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还定期对库名进行更新,确保每一个名称在注册时都能顺利通过。


彭浦市场监管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靠前一步”的服务,让个体创业“加快一步”,真正实现创业注册“少跑腿、少操心”。

自“个体工商户名称自选库”推出以来,已累计为200余人次的个体工商户申请人提供服务,其中50户次成功选取到满意名称,大幅提高了办事效率,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多项举措齐发力

助力营商环境升级

作为全市首批四星市场监督管理所,近年来,彭浦市场监管所多措并举提升服务质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显著成效。如针对企业注册痛点堵点,通过现场核查、实地勘验等方式形成长效机制,疏通市场准入堵点;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针对其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主动跨前联系银行等金融部门,帮助6家“成长型”个体工商户获得授信额度,进一步激发经营发展活力。


凭借出色的服务,去年,在上海市第三届“寻找最美市场监管服务窗口”活动中,彭浦市场监管所服务窗口获评上海市场监管系统“最美服务窗口”


今年以来,在“多格合一”的背景下,彭浦市场监管所主动融网入格,积极转变服务方式,与街区紧密协同合作,主动跨前一步,将服务窗口前移至现场,为沿街商户提供现场帮办服务。


“我们始终致力于探索更多创新举措,为彭浦镇个体创业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彭浦市场监管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彭浦市场监管所从“取名难”破题,以创新举措将政务服务转化为优质“用户体验”,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范例。在这里,每一个服务细节都彰显着人民城市的理念,他们用实际行动表明,优化营商环境,正体现在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之中。

记者:陆安怡

图片:受访单位

编辑:徐悦琳

资料:区市场监管局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