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爆火的《狂飙》让我们见识到一个小人物成长为一个黑老大之后,可以变得多么心狠手辣,但现实往往比电视更可怕。

在江西曾经有一位比高启强更恶的存在,他在江西整整盘踞了15年,没有人敢惹他,就连他最后被捕的时候,甚至要掏枪和警察拼命。

这个可怕的黑老大是谁呢,他为何能在江西嚣张十几年呢?



陈辉民的起点并不起眼,出生于宜黄县一个普通家庭,他从小就以好斗出名,少年时期的他,常常在街头与人发生冲突,拳头成了他解决问题的方式。

90年代初,宜黄县的经济逐渐活跃,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迪厅、电影院、桌球室,这些地方成了年轻人聚集的场所,也为黑社会势力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陈辉民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在这些场所“看场子”,靠收取保护费积累了第一桶金。



那时的宜黄,社会治安远不如今天规范。陈辉民凭借着一股狠劲,很快在本地站稳了脚跟。他手下聚集了一群年轻人,靠着拳头和刀子,在街头巷尾建立了威信。

一次冲突中他受了伤,被迫逃亡外地,那段时间他销声匿迹,仿佛从这个小县城消失了,但几年后,他带着更强的野心回来了。

建材市场在当时的宜黄县是个暴利的行当,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工程如火如荼,沙子、水泥、钢筋的需求量激增。



陈辉民看准了这个机会,带着手下强行插手沙场生意,他用暴力手段驱逐竞争对手,强迫其他沙场老板要么关门,要么交出高额的“管理费”。

那些不服从的人,往往会面临拳脚相加,甚至更严重的后果,短短几年,他的势力迅速扩张,沙场成了他的“金矿”,源源不断地为他输送财富。

到了2012年,陈辉民的势力已经不再是街头小团伙的规模,而是一个组织严密、层级分明的黑社会集团,他的团伙人数迅速膨胀,达到了140多人。



组织内部有明确的分工,有人负责暴力行动,有人负责财务管理,还有人专门与外界“公关”,陈辉民本人则高高在上,成为这个地下帝国的核心。

这个团伙的活动范围早已超出沙场生意,他们开始插手工程招标、房地产开发,甚至连当地的娱乐场所都得向他们“进贡”,为了维持统治,陈辉民不惜动用暴力。

他的手下配备了52支枪支,从手枪到猎枪一应俱全,这在当时的宜黄县几乎是无法想象的武力规模,这些武器不仅用来震慑对手,也用来执行陈辉民的命令。



2005年的一起案件,充分展现了陈辉民的冷酷,那年7月,他与生意伙伴胥诗荣因为利益分配起了争执。

谈判破裂后,陈辉民没有选择妥协,而是直接掏出猎枪,近距离射杀了对方,胥诗荣当场死亡,而这起案件却成了陈辉民“神通广大”的证明。

那么这么心狠手辣的一位人物,他是怎么被抓的呢?



2018年,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拉开序幕,江西省也迅速行动起来,宜黄县的陈辉民团伙成了重点目标,经过几个月的秘密调查,警方掌握了大量证据,锁定了陈辉民的藏身之地。

那年7月14日,数百名全副武装的警察包围了宜黄县一家不起眼的酒店,陈辉民正在里面与手下商议生意,浑然不知大网已经收紧。

当警察破门而入时,陈辉民的反应令人震惊,他没有选择束手就擒,而是试图从身上掏出枪支,准备与警方对抗。



他的手下也一度试图阻拦,但面对训练有素的警察,他们的抵抗显得徒劳,陈辉民被迅速制服,警方从他身上搜出了枪支,现场还发现了其他违禁物品。

他被捕的那一刻,依然表现得桀骜不驯,甚至质问警察为什么要抓他,然而这一次,他再也无法依靠暴力或关系逃脱。

抓捕行动的成功标志着陈辉民地下帝国的崩塌,警方随后展开了全面清查,查获了团伙的52支枪支,以及大量非法所得的现金和资产。



陈辉民的140多名手下陆续落网,整个团伙被连根拔起,这场行动不仅震慑了当地的黑恶势力,也让宜黄县的居民看到了希望。

他这样危害社会安定的存在,最终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法庭上,检方列举了陈辉民团伙的62起刑事案件,涉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聚众斗殴、敲诈勒索、非法拘禁等20项罪名。

这些罪行导致6人死亡、3人重伤、20多人轻伤或轻微伤,社会危害性极大,法院最终判处陈辉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全部个人财产。



陈辉民居然还对判决不服,提出上诉,他试图通过上诉争取减刑,但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在2020年6月5日驳回了上诉,维持原判。

审判不仅针对陈辉民一人,他的团伙成员也未能逃脱法律的制裁,104名成员被判处不同刑期,其中他的弟弟陈辉发被判处22年有期徒刑。



从一个街头混混的崛起到黑社会老大的覆灭,这不仅仅是他们罪有应得,更是对黑恶势力的威慑。

他在宜黄县盘踞了近14年,用暴力与贿赂编织了一张无人敢触碰的网,2018年的那场抓捕行动,打破了这张网,也让人们看到了法治的力量。

他的被捕、审判和最终执行,不仅是对他个人罪行的清算,也是对整个社会秩序的重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