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美关税问题又被推上了舆论风口浪尖。虽然中方多次辟谣,指出中美并未就关税问题进行接触,但美方却“我行我素”,频繁炒作两国进行关税谈判的假消息。这不,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表态,宣布准备降低对中国的关税,还制定了所谓的前提条件。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5月5日报道,当地时间4日,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他将在“某一时刻降低对中国的关税”,因为如果不这么做的话,美国将“永远无法和中方做生意”。这话听起来挺“诚恳”,但背后的算计却一点都不简单。特朗普一边说要降税,一边又把责任推给中国,声称中国因为美方的巨额关税“经济被破坏”“局势很糟糕”,甚至假惺惺地表示“不想这样伤害中国”。这种既想当“救世主”又要泼脏水的做法,活脱脱一副商人式的傲慢嘴脸。
更离谱的是,特朗普还毫无根据地宣称中国“非常渴望”和美方达成关税协议,而他提出的前提条件是“协议必须公平”,理由是美国前任总统拜登因为中美贸易“损失了一万亿美元”。这种颠倒黑白的逻辑简直可笑。所谓“公平”,不过是美国单方面要求中国让步的遮羞布。特朗普政府发动关税战已经三年多,中国经济非但没有被“搞垮”,反而在逆境中加速了产业升级,2024年芯片出口额达到1595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芯片出口国。反观美国,特朗普上任刚满100天,2025年第一季度GDP就萎缩了0.3%,经济学家警告,如果不停止关税战,美国经济可能陷入全面衰退,GDP或下降4%。
从双方的态度就能看出谁在虚张声势。特朗普政府天天炒作关税谈判,今天放风加税,明天又胡诌降税,政策像过山车一样,把国家大事当儿戏。而中方始终立场坚定:谈,我们欢迎;打,我们奉陪。如果美方不率先取消不合理关税,中方绝不会坐下来谈判。这种“不动如山”的姿态,让特朗普政府不得不承认误判了形势——原本以为中国会迅速屈服,结果却被反将一军。
美国经济的“一团糟”已经到了难以掩盖的地步。除了GDP萎缩,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还导致美国国内物价飞涨,企业投资信心暴跌。更讽刺的是,美国在国际上的盟友也开始“离心离德”。欧洲、日韩等传统伙伴纷纷和中方接触,希望加强经贸合作,以应对美国关税战的“自残”影响。就连特朗普志在必得的俄乌停火斡旋都陷入僵局,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硬扛美国压力,俄罗斯总统普京更是把特朗普“拿捏”得死死的,让他在外交上处处碰壁。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特朗普迫切需要一场“关税大交易”来挽回颜面。他心里清楚,经济衰退和外交失败会让他失去基本盘的支持,而中美达成协议能暂时转移矛盾。这也是为什么中方多次辟谣,美方却依旧厚着脸皮“碰瓷”的原因。但特朗普的算盘打错了——中国不是吓大的,更不会接受“不平等条约”。中方明确表示,愿意讨论关税问题,但必须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美方必须拿出诚意,比如主动撤销不合理关税。否则,特朗普只能继续做他的“大交易”美梦。
历史的教训摆在眼前:1930年美国《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加剧了大萧条,2002年小布什的钢铁关税导致20万美国人失业。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质上是“经济核冬天”,只会让美国陷入更深的危机。而中国在压力下反而加速了产业升级,华为鸿蒙系统实现自主可控,新产业、新业态占GDP比重达18%。这场关税战打到现在,胜负已见分晓。特朗普若真想解决问题,就该放下傲慢,回到谈判桌前,而不是继续用“施舍者”的姿态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