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深圳市福田区“四海一家大巡游”活动在深圳节日大道璀璨绽放。这场融合多元文化、汇聚四海风情的城市嘉年华,吸引了逾15万名市民游客现场参与,相关话题全网点击量突破千万次。

据悉,本次活动背后,福田区以“科技赋能+机制创新+人文关怀”三位一体应急指挥体系,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同步带动沿线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29.66%、销售额突破2184万元,交出了文旅融合与城市治理的“双优答卷”。



统一标识

淬炼应急尖兵先锋阵列

清晨7时,岗厦应急处置分队正进行最后一次拉练。这支由公安、应急、消防、医疗等多部门混编的应急保障团队,已完成3轮专项演练,从铁马摆放角度到急救包配置标准均实现精确到位。

“请往彩虹通道方向疏散!”面对巡游高潮时段突发的局部拥挤,福田街道网格员手持智能扩音器,用中英双语引导游客。在网格员身后,搭载AED除颤仪的医疗巡逻车随时待命。活动期间,这样的应急处置网格单元共部署10组,累计处理物品遗失等突发情况23起。



精密智控

织就数字天网全域屏障

在深圳节日大道指挥中心,巨型屏幕上热力图实时跃动,200余路高清摄像头与8组无人机巡航组网,构建起立体化监测体系,并与各级指挥平台实现无缝对接。

“B3区人流密度接近预警阈值,请立即启动分流预案!”当天上午10时12分,指挥长通过对讲系统发出指令。仅3分钟后,多名穿着统一马甲的应急处置人员迅速抵达,通过临时开辟的4条疏导通道,将800余名观众有序分流至两侧观演区。活动全程,这类“分钟级响应”场景共触发12次,57个核心管制点与12个外围卡口形成动态管控闭环。



温情守护

镌刻城市治理人文注脚

上午10时51分,无人机操控员在监控画面中发现异常:一名红衣小女孩在人群中茫然四顾。指挥中心立即启动“护苗机制”,仅用8分钟便将孩子送至指挥部的“安心驿站”。当母亲林女士赶来时,孩子正捧着工作人员递上的小熊饼干咯咯直笑。

类似的温情守护也出现在巡游终点区。72岁的陈伯因高温突发不适,距事发点仅20米的医疗组闻讯立即开展紧急救治。5分钟后,陈伯恢复意识,握着医护人员的手连声道谢。



瞬时复原

重构秩序标杆分钟响应

巡游结束后,一场“秩序重构战打响”。交警大队现场值守班组在9分38秒内撤除全部管制设施,城管环卫机器人编队沿1.6公里巡游路线展开地毯式清洁。

这场高效协同的“城市复位”,不仅让街区迅速回归日常节奏,更催生出“后巡游经济”热点。活动落幕1小时内,“玩转福田文旅地图”电子导览点击量突破5万次,周边酒店推出的“巡游主题房”预订率飙升160%,彰显“流量”向“留量”的转化。

从无人机巡航的科技之眼到应急队员蹲身安抚的温暖掌心,从分钟级响应的硬核机制到10万级人潮的丝滑疏导,福田区用“绣花功夫”诠释超大城市治理的现代化范式。这场四海同欢的巡游盛会,不仅是一场文化展演,更成为观察城市治理创新的生动窗口。在这里,科技理性与人文温度共振,秩序之美与城市活力共融,绘就出大湾区核心城区的治理新图景。

整理:南都记者王睦广 内容综合自福田应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