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细微差别中寻觅“破案密码”(主题)
——“指纹比对”民警李永普扎根一线18年只为守护正义(副题)
石家庄日报记者 刘俊科
“指纹经过放大后,特征也会显现,系统中的指纹有9大细节特征,我们要对这些特征进行逐一比对,这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近日,李永普向记者介绍着自己的工作内容,语言中流露出他的专业与细致。当日,石家庄市公安局为李永普指纹工作室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他们团队的工作迈向新阶段。
图为李永普与同事查找物证上的指纹。市公安局 供图
李永普出生于1982年,现任石家庄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刑事技术大队副大队长,200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李永普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毕业后,成为石家庄市公安局一名人民警察。
李永普扎根一线,18年来,凭借精湛技术和扎实作风,他先后获评“石家庄市优秀人民警察”“感动省城十大人物”,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荣获嘉奖4次,入选公安部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专家组、全国公安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库,被评为河北省刑侦信息战专家能手。
自我加压 对群众认真负责
图为李永普正在讲解指纹比对相关知识。市公安局 供图
整理指纹、扫描指纹、编号、入库、找特征点、比对核查……指纹比对的日常工作,平淡无奇。面对这些普通人肉眼难辨的单调曲线,李永普自我加压,在细微差别中寻觅疑难案件侦破的“关键密码”。
“一枚指纹,就是一个线索;一次比中,就是向群众上交一份满意答卷!”在农村长大的李永普,血液里流淌着兢兢业业、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精神。每次比对指纹,他自我加压到极限,瞄定目标,不光比对指纹库系统中给出的前几十枚近似指纹,更是对后面近似度稍有偏差的指纹逐一检验。别人对比30枚,他的目光早已锁定至70枚,甚至100枚。“这就是对群众负责!”李永普说。
2011年,全国比对指纹协查案件会战,恰逢孩子出生。李永普白天工作,晚上照顾媳妇孩子入睡后,继续返回单位加班到深夜。当年,公安部通报:李永普比中311起,全国排名第一!此后,公安部组织的全国命案积案指纹破案会战,他积极参加,也因成绩显著,多次受表彰。2016年至2022年间,他被公安部抽调,通过指纹比对参与“公安部九大疑难复杂命案积案攻坚行动”和“全国命案积案攻坚行动”,其中多起案件为电视剧《我是刑警》中的原型,因工作表现突出,三次被公安部发函表彰。
拓展思路 破获多年积案
现场提取指纹大多模糊、残缺、变形、重叠,要对一枚指纹进行认定,必须要对成百上千枚相似指纹进行逐一标注、比对、鉴定,最后才能作出结论。
面对已被全国专家比对多次、筛选多回,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的命案积案指纹,李永普打破陈规,转换思路,另辟蹊径。在样本指纹特征某处可能捺印不好,没标记出特征的情况下,他把现场指纹特征进行删减比中;在可能因尸体指纹肿胀、弹性客体收缩导致比例尺不正常显示时,他尝试把比例尺放大、缩小;他在正常箕形纹可能是斗形纹变形中思考、在模糊区顺线追踪中增加特征……“指纹比对反应要快,盯住细节特征,这样效率才高。”谈起如何提高比对效率时李永普说,“每次比对指纹时,我都会全神贯注投入其中,专心比对。”
积累经验 自创比对方法
作为一名刑事技术人员,缉拿抓捕不是李永普的强项,钻研技术、解难题却是他的热爱。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李永普经常翻看其他省市指纹比对相关论文,也经常与全国顶尖的业内专家交流。
从事指纹比对18年来,李永普积累自己的经验,总结出“多样本结合比对法”“增减特征比对法”“分段缩范围比对法”等9种指纹科学比对法,提升指纹比对效率,在业内推广交流。
“只要是案子,就一定会被破获!”李永普用18年的坚守,在无声、寂寞的岗位上,“指纹追凶”永不言弃,用敬业与专业,在基层一线守护正义。
来源:石家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