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李瑞瑞:指尖翻飞织精彩
大众日报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马强 宋春晓
“改造后更需要左右手相互配合,这仅仅比之前动作多了一步,但效率提升了30%。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咱们接头动作干净利落连贯起来,可以轻松增加看台。”4月27日,德州蓝天纺织有限公司的细纱车间,细纱操作工李瑞瑞正在为同事们演示如何更快操作改造后的细纱机。
今年29岁的李瑞瑞,是从一线成长起来的产业工人,她先后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山东省劳动模范、齐鲁首席技师等荣誉,近日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1年前刚进厂时,我觉得纺织工就是重复劳动。直到看见老师傅们能闭着眼睛听出机器异响,能凭手感判断纱线支数,才明白‘熟练’与‘精湛’之间隔着千万次刻意练习。”李瑞瑞说。刚上班1年半,她便代表公司参加2015年市级技能竞赛并夺冠。2016年,她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王晓菲的弟子。在师傅的指导下,她系统学习棉纺工艺原理,利用工余时间考取现代纺织技术大专文凭,将操作经验上升为理论。2018年11月,她在市技能大赛中以25.8秒/10个接头的成绩打破上届个人纪录,破格晋升为高级技师。
随着智能化改造浪潮涌进车间,李瑞瑞深刻认识到“老把式”也要会玩“新科技”。细纱接头是影响质量和效率的关键环节,原有“抵管接头法”已不适用于现有设备。她带领班组骨干,耗时两个月录制300多个操作视频,对比分析2000余组数据,将“抵管定位”的稳定性与“平接轻挑”的灵活性相结合,通过在抵管上标注定位点,使接头动作从7个简化为5个,效率提升了30%,千锭时断头率下降15%。这套工作法被命名为“双定位接头工作法”,仅这一项创新,每年可为单位节约用工成本48万元。
面对段彩纱生产中频繁出现的拔管生头难题,李瑞瑞注意到断头缠胶辊、缠上销频繁,已严重影响看台水平及产量。便尝试单面巡回,配合生头法,成功将看台时间缩短40%,生产效率提升25%。这个被工友们称为“段彩纱拔管生头法”的小创新,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车间的质量痛点,更成为公司承接高端订单的“秘密武器”。
“自己初入职场时,老师傅们手把手教技术、心贴心传经验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我将把每一次接头做到极致,把每一台设备调到最佳状态,把每一项技术传承到位,以更好的方式和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升,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产业工人。”李瑞瑞说。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