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声息,好戏落幕。黄女士和女儿意犹未尽地走出剧场,女儿手上拿着一把刚购买的孙悟空填色折扇。“女儿读完《西游记》,正好来看京剧《大闹天宫》。刚买的折扇上孙悟空的脸谱是留白的,孩子可以自己动手填色。”黄女士说。
5月1日至5日,国家京剧院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与北京人民剧场举办“看大戏·赶大集——京剧文创汇”活动。在欣赏一台台好戏的同时,初识京剧的小朋友、资深的京剧票友、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友人等,以购买文创的方式将舞台上的“精彩一瞬”带回家,珍藏观演记忆。
留住“精彩一瞬”
京剧舞台上,孙悟空挥舞金箍棒大闹天宫,唱念做打尽显功夫,吸引大小观众;剧院内外,皮黄声声、粉墨传奇凝于文创好物之间。
5月4日,京剧《大闹天宫》在北京人民剧场上演,吸引了众多亲子观众。剧场外,填色折扇、盲袋等孙悟空IP周边颇受小朋友的喜爱。“产品很实用,孩子也很喜欢。”一个家长说。
“五一”假期恰逢国家京剧院2025年度“春之声”演出季,《霸王别姬》《红娘》《大闹天宫》《女史赋》等10部经典剧目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和北京人民剧场轮番上演。观众在观演前后驻足选购“龙凤呈祥”冰箱贴、“穆桂英挂帅”书签、“锁麟囊”抱枕、Q版人物徽章、戏妆身份证保护套、盲袋等百余种京剧主题文创产品。
北京人民剧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款以《大闹天宫》《春草闯堂》《白蛇传》等5个京剧剧目角色为原型设计的盲袋深受年轻人喜爱。
来自湖北武汉的大学生小张抽中“谢瑶环之向上生长”美好寓意京剧盲袋,她希望在今后的学业和生活中像谢瑶环一样正直果敢、智勇双全。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购买京剧文创产品的消费者,既追求文化内涵,也重视情绪价值,希望以文创产品纪念观演经历。河北戏迷王女士专程赴京观看国家京剧院“春之声”系列演出,在集市选购《中国京剧》杂志和文创产品后,感叹“要将戏台美学深深融入生活”;7岁京剧小票友李同学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红娘团扇,现场哼唱《红娘》选段;来自法国的游客青睐Q版京剧人物冰箱贴,称“文创让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跨越语言产生共鸣”。
随着文化消费热情的持续高涨和观众对观看演出需求的释放,国家京剧院在梅兰芳大剧院、人民剧场打造全景化消费场景,让观众走进剧场后有得看、有得玩、有得逛。“看大戏·赶大集——京剧文创汇”活动是国家京剧院首次以文创市集的方式丰富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为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文创市集邀请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参与。来自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阳光家园庇护工场的皮画、蔚县剪纸培训基地的剪纸作品、北京市通州区与朝阳区残联的手工文创制品等在市集中亮相。
北京市朝阳区建外街道残联温馨家园负责人面露微笑,将爱心种子递给消费者。他说:“残疾人手工制作的京剧主题挂坠、冰箱贴等产品在市集热销。这次活动具有公益性质,为特殊群体提供了走出家门的机会。”
据介绍,截至目前,“看大戏·赶大集——京剧文创汇”市集总销售额已突破10万元。这一成绩不仅是市场对京剧文创产品的认可,也体现了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与对高品质文化衍生品的期待。
连接传统京剧与现代生活
今年春节期间,有戏迷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国家京剧院以经典剧目《龙凤呈祥》为灵感打造的乙巳年限量版纪念票冰箱贴,网友直呼“颜值高”。冰箱贴合拢时,如一张精致的戏票;拉开时,京剧角色登台亮相;轻晃时,金色流沙如碎金撒落;扫描二维码,“于魁智”“李胜素”献上AR新年祝福。在文创市集现场,也有不少消费者被这款网红冰箱贴惊艳。“每一个冰箱贴上都有编号,都是独一无二的,消费者可用来收藏。”梅兰芳大剧院文创馆工作人员丁合群说。
从定价仅为5元的明信片、身份证保护套,到适合中高端礼赠或收藏的实木杯垫、京剧人偶摆件等,国家京剧院围绕京剧艺术特色及受众喜好,规划了涵盖多个层次的文创产品线。
京剧凤冠立体纸雕双透笔记本、京剧二十四节气笔记本、虎头纹饰针织包……这些文创产品既承载了传统戏曲的文化基因,又契合当代审美与实用需求。据介绍,2025年元旦推出的“凤冠纸雕本”,以旦角凤冠为原型设计,采用双透立体纸雕技术,还原凤冠之美,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产品设计过程中,研发团队深入研究京剧专业资料,反复推敲结构比例,力求在细节处展现京剧艺术的精致与考究。
作为国家京剧院文创产品研发专家顾问,国家京剧院制作和舞美中心主任李继勇认为,京剧艺术有深厚的底蕴和持久的生命力,随着观众对京剧艺术认知的加深,京剧文创产品将进一步走进大众生活。
富有创意与匠心的文创产品,正成为连接传统京剧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表示,未来,国家京剧院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强院企合作、院校合作,吸纳更多优势资源,探索开发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文创产品,助力京剧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2025年5月6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文创让京剧更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