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的康辉,依旧是电视里那个温文尔雅的人。
一身正气,眼神沉稳。
但是,看似光鲜的背后,他心里有一根刺,一根拔不掉的刺。
这几年,他越来越少提起家庭的话题。
每次有人问到孩子,他总是笑一笑,转开话题。
没人知道,他曾经坚持了半辈子的决定,如今,却在某个瞬间,后悔得无以复加。
而这一切,源自四十岁那年,他接到的一通电话。
01
康辉,1971年出生在河北石家庄。
家里条件不算特别好,但也不算差。
父亲严肃,母亲温柔,家教很严。
康辉从小就懂事,学习也特别刻苦。
小时候的他,最喜欢躲在姐姐的身后,看着外面的世界发呆。
姐姐成了他的半个妈妈,既是玩伴,也是保护伞。
在这样的环境里,康辉养成了安静、内敛的性格。
上学后,他成绩一路开挂。
到了高考,别人还在纠结填志愿,他已经坚定选了北京广播学院——后来改名叫中国传媒大学。
很多人劝他,说你成绩这么好,清华北大不是更好?
康辉摇摇头,他就想去说话、去广播、去主持。
谁都拦不住。
大学期间,康辉开始接触播音主持。
口音不标准,他就天天咬着筷子练发音,练到嘴角酸痛也不停。
毕业时,他顺利进入中央电视台。
22岁的康辉,穿着笔挺的西装,第一次走进了央视的大楼。
那一刻,他知道,他的人生变了。
从《世界报道》到《新闻联播》,康辉的步伐一步步稳健,声音也一天天沉稳。
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他都参与了报道。
到后来,他成了“国脸”,成了无数人心中的“定海神针”。
可是,事业顺风顺水,感情呢?
02
刘雅洁,那个改变他命运的女人。
两人相识于校园,一个是阳光羞涩的男孩,一个是文静倔强的女孩。
第一次吃饭,刘雅洁点了个汤,康辉憨憨地来了一句:“这不好喝。”
后来,康辉带着她买礼物,给朋友挑了半天,最后只给她买了一根冰棍。
分开时,康辉一溜烟跑没影了。
留下刘雅洁,哭笑不得。
可就是这样一个木讷到家的男生,让她动了心。
康辉也早认定了,这辈子要的就是这个姑娘。
恋爱八年,平淡而温暖。
没有海誓山盟,也没有浪漫桥段。
就是在最普通的日子里,互相陪伴,互相懂得。
2000年,两人低调结婚。
没有大操大办,只有简单的仪式和最亲近的人。
结婚那天,他们达成了一个共同的决定——丁克。
不生孩子,只过两个人的小日子。
康辉说,生活已经够忙了,不想再多牵扯。
刘雅洁点头,他们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彼此。
父母当然不同意。
尤其是康辉的父亲,话不多,但眼里的失望,藏都藏不住。
母亲嘴上不说,心里却憋着一口气。
但拗不过两口子一条心,只能慢慢妥协。
日子一晃,康辉成了央视的当家花旦。
刘雅洁也成了央视幕后的金牌编导。
白天,一个在镜头前熠熠生辉,一个在幕后默默付出。
晚上,两个人牵着手,在小区里遛弯,像极了最温柔的伴侣模样。
生活平淡又甜蜜,连老同事李修平都感慨:“真羡慕他们。”
可是,这份甜蜜,并没有拂去父母心里的那份遗憾。
03
2004年,父亲病倒了。
查出来就是晚期肝癌。
那天,康辉正在央视录节目。
电话响了,姐姐的声音哽咽:“爸可能不行了。”
康辉连夜赶回石家庄,看着病床上憔悴的父亲,却怎么也说不出口那句“对不起”。
父亲临走前,没有多说话。
只是眼神里,藏着说不完的遗憾。
母亲在旁边轻声对他说:“你爸这一辈子,有两个愿望,一个是你事业有成,一个是抱孙子。”
话说完,母亲转过头去,悄悄抹眼泪。
康辉站在病房门口,胸口像被压了一块巨石。
可那时候,他还是咬牙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一年后,父亲走了。
康辉在父亲的遗像前磕了三个头,心里空了一大片。
2007年,康辉正式坐上《新闻联播》的主播台。
外界看来,他事业再攀高峰。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心里那个缺口,再也填不满了。
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一天天差下去。
她不再催促儿子生孩子了。
只是有时候,坐在沙发上,呆呆地望着窗外。
2011年冬天,康辉正在外地出差。
刚下飞机,手机响了。
姐姐哭着告诉他,母亲也走了。
这一次,他再也没有机会弥补。
姐姐说,母亲临走前,还叨念着:“孩子要不要都无所谓了,只要他们好好的。”
康辉听着,眼泪止不住地流。
那一刻,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原来自己坚持了半辈子的决定,也许真的错了。
不是为自己,是为那两个最爱他的人。
04
如今,康辉53岁了。
依旧每天准点出现在《新闻联播》的画面里。
西装笔挺,声音有力。
只是眉眼之间,少了点年轻时的锋利,多了些难以言说的温柔。
回到家,刘雅洁依旧会为他煮一碗热汤。
猫咪围着两人打转,日子平静而简单。
有时候,他会想,要是有个孩子,现在也该上大学了吧。
但想归想,日子还得过下去。
他明白,人生没有如果。
当年做出的决定,得自己承担所有后果。
在飞机上,他曾写给刘雅洁一封信。
信里写着,他最怕的不是老去,而是有一天忘了她。
如果真的忘了,他愿意重新再追她一遍,从朋友,到恋人,到夫妻。
说到底,康辉这一生,赚到了事业,也守住了爱情。
只是,在亲情那里,留下了永远的空白。
空白,成了心头最深的一道伤。
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