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冲到终点!”5月7日凌晨,丁俊晖在社交媒体上为刚刚加冕世界冠军的赵心童送上祝福。这段文字背后,是中国斯诺克两代领军人物的精神接力——丁俊晖曾以“踏碎门槛”形容自己开拓中国斯诺克之路的艰辛,而28岁的赵心童在2025年斯诺克世锦赛上以18比12击败马克·威廉姆斯,成为首位捧起世锦赛冠军奖杯的中国选手。这座奖杯背后,是一个从成都出发、历经沉浮的涅槃故事。



成都起点:踮脚挥杆的少年

2012年11月,成都首届国际锦标赛的球台旁,15岁的赵心童握着球杆,身高刚过球桌的他需要踮起脚才能完成架杆。这是赵心童第二次获得中国台协颁发的大型排名赛外卡,他在成都这场比赛中进攻猛烈,完成个人职业赛的第一杆过百,一战成名。自此,其天赋异禀、击球快速精准、进攻犀利的球风开始受到很多球迷喜爱。这块赛场也成了他职业生涯的“破茧之地”。



赵心童与台球的缘分始于西安一家普通球房。6岁时,父亲递给他一根锯短的球杆,他竟能精准击球。8岁那年,他在业余赛中打出单杆107分,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破百选手。央视镜头记录下这个画面:稚嫩的脸庞贴着球杆,白球划出流畅弧线,红球应声落袋。



选择职业道路后,赵心童的成长轨迹如同他的击球速度般迅猛。2019年广州中锦赛击败丁俊晖,2021年英锦赛首夺排名赛冠军,世界排名冲进前十。奥沙利文曾评价:“他对斯诺克的领悟力世上罕见。”然而,正当人们期待他创造更多奇迹时,命运却给了他一记重击。



至暗时刻:禁赛期里的500天修炼

2023年6月,一纸禁赛令让赵心童的职业生涯戛然而止。因卷入震惊世界台坛的“假球风波”,他被禁赛1年8个月,世界排名清零。“每天都在懊悔中度过。”他在道歉信中写道。

低谷中的他选择直面错误,在北京的世界斯诺克学院开启“炼狱式”训练:每天5小时针对性打磨防守技术,将安全球成功率从62%提升至78%。

由于赵心童本身并未亲自参与操纵比赛,只是因为“知情不报并从中获利”,仅被禁赛了20个月。去年9月1日正式解禁后,他通过业余赛事Q Tour获得两年世界斯诺克巡回赛卡以及2025斯诺克世锦赛资格赛的参赛资格,用球杆重新敲开职业大门。



克鲁斯堡涅槃:披国旗的“破壁者”

2025年世锦赛决赛夜,赵心童与马克·威廉姆斯的对决被业内人士视为“斯诺克技术革新的教科书”。他全场轰出8杆破百,长台成功率保持82%,第五局那杆行云流水的S形走位,被解说称为“算法也难模拟的艺术”。夺冠后,赵心童第一时间在克鲁斯堡剧院高高举起了五星红旗。

这场胜利打破多重纪录:这是中国选手乃至亚洲选手第一次赢得这项象征职业斯诺克最高荣誉的赛事桂冠,而赵心童以业余选手持外卡夺冠,更是历史上头一回。

从本世纪前10年丁俊晖在世界斯诺克赛场崭露头角开始,所有中国球迷就一直期待有一天他能拿下这个代表这项运动最高荣誉的冠军奖杯,近20年时间过去了,丁俊晖一次次功败垂成,最好成绩是2016年的亚军,本届赛事丁俊晖在1/8决赛中4比13不敌布雷塞尔,连续7年止步16强,只能让无数中国球迷将冲冠渴望埋在心底。

本次比赛,随着赵心童不断前进,中国球迷再次为中国斯诺克沸腾,甚至在这场决赛赵心童大比分领先时,连“丁俊晖”的相关词条都冲上了热搜。



从成都首杆破百到克鲁斯堡加冕,赵心童的14年征程,映照着中国斯诺克的进化之路。从丁俊晖到新一代球员赵心童,他们正以更锐利的姿态突破壁垒。正如丁俊晖在社交媒体上所说:“我们共同走过的黑暗,就是为了让大家看到光,今天赵心童做到了,他赢得的更是我们一代代中国斯诺克人共同的梦想。”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泽登旺姆 图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 何齐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