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郝莹

2023年底,四川眉山人罗晓与从广东远道而来的杨淑慧一拍即合,成立了一家专注柑橘类水果的农业公司“晓橘”。

两个90后女孩,仅用一年多时间便让“晓橘”从四川销往全国各地。“我们虽然年轻,但在采购选品方面很专业,也能听取建议,灵活调整。”

她们说,她们的合作,就像一颗橘子中水分与糖分的关系——刚刚好。


90后女孩合作创业


罗晓 受访者供图

1992年,罗晓出生于眉山丹棱的一个果农家庭,母亲与外公都种柑橘,她从小在果园里长大。2014年她曾在农业化肥公司做业务员,工作两年后,水果微商兴起,她以一件代发模式起步,渐渐发现做水果生意足以支撑自己独立生活,由此开始投入创业。

这段“从手写快递单到独立运营”的历练,让她对供应链与品质分级有了深刻理解。


杨淑慧 受访者供图

而比她小六岁的杨淑慧,从校园里便开始创业。“我那个时候追星好花钱,就想自己赚一点。”还在珠海读大学的她,找了做芒果生意的阿姨预订货源,在学校做起了果切生意,切好、装盒、自己跑腿送到学生宿舍,就这样赚来了第一笔启动资金。

毕业后,她泡在广州的水果批发市场,做线上销售,拥有了自己稳定的客群,亲自跑了许多水果产区和各类农产品展会,也结识了罗晓。“她那个时候虽然年纪很小,但已经是这个行业的人精了,我们一认识就觉得很投缘。”罗晓说。

于是,从代发到合伙,一拍即合的她们在2023年底正式成立“晓橘”公司,专注柑橘类水果,立志打造出品牌影响力。

创业伊始,她们就把所有精力放在“垂直深耕柑橘品类”上。罗晓利用家族果园优势,与当地果农建立深度合作,保证产品的口感和质量。产品需求越来越大,她们也经常需要一同前往各地的果园采购选品。

“我们一边做公司一边卖水果,当发现单一品类月销量能达到几千件,利润已足够支撑团队运转,就全身心投入进来了。”罗晓介绍。


罗晓和妈妈、外公,一家三代都从事种植柑橘 受访者供图


平等的价值观是核心竞争力

经过几次深谈,两人发现彼此对品质与品牌的理念惊人一致:“我们都认为产品可以分等级,但人不该分等级,价值观很一致。”

出去看果园选品时,她们也会发生分歧,但还是能平静商讨,从各个维度比如皮的粗细、水分、糖度、价格等权衡利弊后做决定。杨淑慧表示,“我们之间很好沟通,是平等的关系,这样效率就会很高,决策也不会一个人拍板,都会商量。”

这种平等也体现在她们和渠道商以及顾客的关系上。

因为品质和服务都是影响顾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别人家买十次可能五六次好吃,我们这里十次有八次好吃;要是有两次不好吃,我们就做售后包赔。”

线下渠道商接触,两人也会根据客户的反馈及时调整,市场需求、包装设计都愿意听取意见。“谈合作的时候也是很平和的,给渠道商、实体店都留下利润空间,所以渠道扩展得特别快,现在华东、华北、华南七八个省会城市都有我们的货,都是整车过去,运输量很大。”

包装等视觉展示也是晓橘的一大特点。不同于大红、彩金等俗套的礼盒包装,“晓橘”用清新的绿色,鲜明的图案给人留下印象。“这都是罗晓提出设计思路,和设计师沟通完成的。虽然这样不太像节假日的礼盒,但我们日常销量比较稳定,不会忽高忽低。”杨淑慧表示。


晓橘的绿色包装 受访者供图

这也符合主要客群——较年轻的女性群体的审美。“还有顾客说过我们的包装纸箱质量很好,可以给猫当猫抓板。”


扎根眉山 水果与人的共同选择

落地眉山,对她们至关重要。

客观条件当然是首要原因,眉山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尤其适合耙耙柑等软皮晚熟柑橘生长。这里出的果子糖酸比出色、口感细腻,是果子的品质保障。

此外,眉山距离成都仅一小时车程,冷链物流日益完善,能迅速触达华西大市场,降低运营成本。当地政府对农产品品牌扶持多,“晓橘”还曾参与农业论坛。

更难能可贵的是,四川人“有话直说、不排外”的包容热情,让来自广东的杨淑慧感受到轻松自在——“无论是果农、合作伙伴,还是我们的工人,大家都像朋友一样对话,没有办公室政治。”


晓橘团队的全部成员 受访者供图

如今,“晓橘”核心团队仅四五人:罗晓、杨淑慧及罗晓的丈夫,另有三位摄影、客服与打单人员。“我们都是90后,哦,还有一个是00后。”平时几个人一起干活,喜欢互相开玩笑,遇到问题也一起沟通,效率极高,“很松弛又很能干”。

无论版图多大,她们始终牢记:每一颗橘子,都要带着“新农人”的初心,从田间到餐桌,将最真实的家乡风味,传递给每一位信任她们的消费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