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额法官 吕洪博


2014年,我奔走在沾满露水的田埂上,丈量土地,调解纠纷。2025年春,国徽下的法庭里,我身着法袍,整理着即将开庭的卷宗。从田间地头到刑事审判席,十一载春秋见证了我从司法助理到刑事法官的角色转换,但化解矛盾的初心从未改变。

泥土里长出的“法治根系”


乡镇司法所司法助理时期,调解室设在垄沟阡陌间。清晨五点,我与老所长一同出发,深入田间地头调解土地纠纷。我们运用民间特有的调解方式,依据台账,耐心细致地化解矛盾。那段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法治与民生的紧密联系,也让我在泥土中种下了法治的根系。

卷宗间淬炼的“正义锋刃”

2021年,我遴选至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担任法官助理。法官告诉我:“刑事案件的战场,在每份卷宗的褶皱里。”卷宗中的每一页每个字都至关重要,需要细致核实。法官助理的日子里,我亲历了正义从纸面走向现实的每个时刻。

从田埂到法庭的哲学答卷

今年四月,我被任命为员额法官。十年前,清晨在田间调解土地纠纷的景象映入我的脑海。田间调解需俯身倾听土地的叹息,法庭审判则要正襟端坐穿透卷宗的迷雾。虽然姿态不同,但本质皆是“如我在诉”的共情。

从青涩的司法助理到刑事法官,我深知变的是工作场景,不变的是“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信念传承。我将继续深耕审判事业,忠诚履职,笃行不怠,执正义之剑,捍天地之公。

来源:长春汽开区法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