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几天印巴边境火药味浓得呛人,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一场针对印度教徒游客的枪击案,直接让两国对抗达到了最新高度。印巴双方连续六个夜晚交火不断,然而被寄予厚望的印度空军的阵风战机却在印巴空中对峙中吃了大亏,这让各界军迷对阵风战机的性能,以及印度军队的作战水平产生了质疑。



莫迪当初授权军队“放手去打”的豪言壮语,架势简直像2019年空战重演前的读秒阶段,但是如今看来更像是一场“表演”,不仅暴露了印度军事的实力,更让世界看清所谓"印度世纪"背后的巨大泡沫。

恐袭是否自导自演

近日外媒,一个亲巴基斯坦的频道曝光了一份“机密文件”,显示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袭击活动背后的策划者很可能就是印度,其目的是为了向巴基斯坦嫁祸,并最终挑起地区冲突。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呼吁成立独立的国际调查小组,并希望俄罗斯、中国等国家介入调查时,印度却始终没有组建国际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

巴方部分媒体则坚信这起袭击就是印度策划的,比如这次曝光了这份机密文件就声称来自于巴基斯坦三军情报总局。

巴基斯坦三军情报总局成立于1948年,起初协调陆、海、空三军联合情报工作,后经美国CIA培训,现在已经是巴基斯坦主要情报机构,隶属于武装部队,负责国家安全、反间谍和协调军事情报。信息发布者借其名提升信息可信度。

该机密文件爆料,印度情报机构策划了此次袭击事件,还有专门的行动代号,决心在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时制造“高能见度”“高伤亡”恐怖袭击。为嫁祸巴基斯坦,还计划用AI伪造证人证词或现场视频,通过印度权威媒体在事发36小时内公开以支撑军事行动。

文件甚至画出了行动范围线——不应当超过印巴实际控制线巴基斯坦一侧2公里,以避免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应。同时印度需要和“俾路支省解放军”联合行动,在巴基斯坦境内制造一个代号“T-48”的行动,目的就是为了袭击巴基斯坦各地区军队,制造混乱。

而印度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巴基斯坦陷入到克什米尔地区和俾路支省“双线危机”,最终失去对克什米尔的控制。

不过这份文件也有非常多存在疑问的地方,比如作为印度三军最高总司令的莫迪到底知不知情?如果这起事件真的由印度官方所策划,事件发生时莫迪并未在国内,而是正在沙特出访,也有些说不通。



同时印度军队没有第一时间借此机会发起进攻也是疑点之一。比如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的“希姆莱行动”,当时纳粹德国武装党卫军的士兵伪装成了波兰军队,一方面提前部署了重兵在边境地区;另一方面袭击德国电台并留下了大量提前伪造的证据,事发不到几个小时就突袭了波兰。

但是此次印度也只是切断了供水,之后又打开了大坝,双方除了零星小规模交火和隔空对峙之外,基本没有发生大规模冲突。

所以此次克什米尔恐袭事件大概率是一起突发事件,当然也不排除某些极端分子想要挑起印巴之间新一轮战争的可能。然而莫迪如此执着要甩锅巴基斯坦,无非是想掩盖自己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治理失败,毕竟过去几年莫迪没少吹嘘克什米尔"形势大好"。

2019年莫迪强推推翻了宪法中关于克什米尔自治的"特殊地位",派重兵镇压不说,还放任印度教徒迁入买地,硬生生把这块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逼成了“高压锅”。这次袭击者专挑印度教徒下手,自称"克什米尔抵抗运动",摆明了是对莫迪移民政策的血腥报复。

印度偷鸡不着

现在印度方面虽然嘴上强硬,实际行动却相当谨慎,因为印度虽然号称军事大国,但是巴基斯坦也是正经的拥核国家,面对装备了70%中国武器的巴军,现在最尴尬的反倒成了莫迪自己。

我们一再警告提醒印度,不要轻易尝试,一旦尝试了,尤其是派遣大军攻打巴基斯坦,印度会得不偿失,会很丢脸。但是印度一直认为自己有和中国掰腕子的实力,不仅不听劝还跃跃欲试。

前几天巴基斯坦和印度较量上了,印度出动4架阵风战斗机,在印巴边境和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对峙,对峙后的结果是,阵风战机逃离了现场。事后印度军方还因此撤销空军副司令达哈尔中将的职务,责怪其指挥不当,而中国军事武器在这一场的较量中闯出了名声。

之前总有些人会怀疑中国军事武器的能力是不是真的,以武器缺乏实战经验来贬低中国军工力量。事实上,”当世“全球先进武器,几乎都没有什么实战经验。例如,美国号称领先世界50年的F-22猛禽隐身战机,唯一一次实战经验是于2023年2月发射导弹,击毁中国高空气球。



美国最新型的F-35隐身战机,倒是被以色列多次派遣去轰炸周边国家的基地,执行袭击或是暗杀任务,但那都是对付中东一些军事力量薄弱的国家,F-35从来没有和军事大国较量过。

法国的阵风战机作为一款中型多用途战机,在国际军火市场上也非常受欢迎,只可惜,不比不知道,事后被撤职的印度中将证明,歼-10CE是真的可以制胜阵风。

巴基斯坦的歼-10CE战机,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探测距离达到200公里,保守的说,超越或至少和阵风战机的雷达探测距离相当。而如果巴基斯坦的歼-10CE和枭龙Block 3都是配备氮化镓雷达,探测距离还会更远。

而歼-10CE配备的霹雳-15E空空导弹,其射程比阵风战机的流星导弹还远,那么,巴方战机雷达比印度早发现对方,空空导弹射程又远过对方,当然能够先把对方战机打下来。

更不用说,当印度阵风战机试图穿越巴控克什米尔线的时候,就被巴基斯坦从中国采购的ZDK-03预警机捕捉到了。

所谓高手一出手,便知有没有。现代军事武器的较量未必要真打,经过一番电子战较量与雷达锁定,其实就已经分出了胜负。

中国全方位崛起

如今巴基斯坦在外交上彻底掌握了主动权,打眼望去,国际上除了以色列支持印度以外,美国只是嘴上喊"支持印度反恐",却不敢有实际行动;俄罗斯、法国可能更是头疼,竭力不想印巴全面开战,阵风、苏-30要是被巴基斯坦的"枭龙"和歼-10CE击落下来,那么这两国的军火生意肯定会大受影响。

为什么呢,因为一旦印巴全面大规模开战,那么全球就会立刻意识到,新的大国势力崛起了,这不仅仅是除美俄两个军事大国之外的崛起,也是全方位能力的大国崛起,并且还出现超越美国军事能力的趋势。



日前,土耳其一家名为《RTEUrdu》的媒体在X社交媒体网站上发布了一条揭露阵风战机在印巴对峙中败下阵来的真正原因的报道,文章表示印度空军的阵风战机最大问题是没有法国提供的源代码,得不到源代码印度就无法对阵风战机的进行自主升级和调整,无法挂载其他国家的作战武器和电子战吊舱等,无法发挥战机应有的优势。

印度已紧急与法国取得联系,要求法国向印度提供阵风战机的源代码。然而,法国对印度的请求保持了令人尴尬的沉默。这种沉默比拒绝更具杀伤力,因为它传递出一个明确信息:法国不愿深度卷入这场冲突,更不想在南亚地区站错队。

印度之前为了不过于依赖美俄武器系统,特意放弃美国F-16与俄罗斯的苏系列战机,千挑万选下花费了78亿欧元选择向法国采购36架阵风战机,平均单价高达2.47亿美元。今年4月底,印度又向法国订购26架阵风M舰载机,花费高达6300亿卢比(约合74亿美元),平均单价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85亿美元。



除此之外,未来印度还计划花费数百亿美元采购百架以上的阵风战机,可以说法国从印度身上赚的是盆满钵满。然而这一次,印巴战机对抗一举打破了美欧武器的神话。

不过阵风战机是法国军武出口的顶梁柱,而对于战斗机而言,源代码是其电子系统的“大脑”,一旦向印度提供源代码,那就意味着其核心机密将会被泄露,法国不可能向别国提供其战机核心机密,印度就算请求法国提供,并愿意花大价钱,也不可能得到源代码。

但是对于印度而言,得不到战机源代码就无法将阵风战机与俄制的苏30MKI、S300和S400等各国的作战武器进行整合,形成一套完善互联互通的数据链和作战体系,自然比不上已经形成自己空军体系的巴基斯坦。

从印度身上我们也不难看出,国防无法实现独立自主,将处处受制于人,即使花了再多的钱也无法达到理想的作战效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