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日期间,江安县精心打造系列文旅活动,从非遗传承到文艺展演,从舌尖美味到亲子互动,夕佳山民居景区、国立剧专史料江安陈列馆、江安西街等纷纷推出“拿手绝活”,共同勾勒出一幅“可游、可品、可忆”的全域文化旅游图景。
民居古韵新趣,点亮五一假期
夕佳山民居景区围绕“民居古韵新趣,点亮五一假期”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有力促进了文旅消费,景区文旅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景区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五一”假期系列文旅趣味活动、“和我一起游民居”志愿讲解活动和“民居古韵新趣,点亮五一假期”2025年夕佳山民居文旅促消费活动 ,活动场次达30余场。
活动内容涵盖民俗文化展示、互动体验、志愿讲解服务等,充分展现夕佳山民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从5月1日至3日,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万人次,游客参与热情高涨,各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戏韵华彩,剧影流芳”
国立剧专史料江安陈列馆开展“戏韵华彩,剧影流芳”戏剧文化系列活动。活动主要通过艺术共创和沉浸体验方式,以绘画、手工、民乐、表演等多元形式,将戏剧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动态场景,推动戏剧文化的传播,让历史资源“活”起来。
5月1日以“笔墨丹青·画中人”为主题,开展传统戏剧人物绘画体验活动。活动在民乐演奏《春江花月夜》的悠扬旋律中拉开序幕,随后进行水墨戏剧人物速写和戏剧知识问答擂台赛。参与者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挥毫泼墨,将自己对戏剧人物的理解和情感融入每一笔一划之中。
5月2日“粉墨春秋·脸谱魂”聚焦戏剧脸谱DIY与角色扮演。参与者亲手绘制脸谱,体验川剧变脸的神奇,并在模仿秀中展现自己的戏剧才华。
5月3日“霓裳羽衣·戏装扮”打造戏剧服饰艺术日,古风头饰DIY、戏剧服饰折纸挑战和戏服穿搭快闪等活动,让参与者近距离感受戏剧服饰的华美与精致。
除每日的主题活动外,国立剧专史料江安陈列馆还开展志愿服务、提供免费讲解、文明指示,引导观众参与趣味答题、民乐打卡和“戏剧传承,青春绘梦”国立剧专戏剧文化主题画展,为参与者提供丰富的互动体验机会。
多元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互动体验,吸引参与活动游客约2.3万人,发放宣传图册3000余册。活动让参与者近距离感受戏剧文化魅力的同时,还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同时,活动也有效提升国立剧专史料江安陈列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推动戏剧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乐购西街,嗨玩五一
江安西街成了市民游客五一期间打卡胜地,抛绣球、汉服巡游、西街非遗体验、音乐会、万元消费券派发……接连不断的各种活动让游客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文旅狂欢。
5月1日,一场充满趣味的抛绣球沉浸式体验活动在西街热闹上演。身着婚服的演员,手持色彩鲜艳的绣球,站在楼上向下方的游客抛绣球。抢到绣球的小伙,被簇拥着登上绣楼,只见新郎风度翩翩、新娘委婉羞涩。一对新人在观众的祝福中喜结连理,观众也在此感受川南婚俗格调,体验一场古今交融的“汉安喜事”。
“西街古韵・时空穿越”主题巡游活动中,西街主干道化身为一条“时空隧道”。身着汉元素服饰的演员们组成巡游队伍,踏着轻快的步伐,沿着街道缓缓行进。他们的服装精致华美,妆容细腻考究,仿佛从古代穿越而来。
巡游途中,还有精彩的戏曲表演,演员们字正腔圆的唱腔,搭配优雅的身段,让人陶醉其中;传统乐器演奏也同步进行,悠扬的琴声、婉转的笛声,为西街增添了一份古朴的韵味。
百姓大舞台,欢乐庆五一
江安县文化馆在江安西街举办百姓大舞台惠民展演活动,用舞蹈、民歌、谐剧等形式展现江安本土文化,丰富群众生活,体现“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的群众文化氛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演员们用活力四射的舞姿展现了劳动者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表演节目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充满地域特色的民族舞蹈,以灵动的步伐、优美的手势演绎着传统民俗风情。诙谐幽默的谐剧专场更让群众近距离感受到谐剧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提升了游客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书香“五一 ” 致敬劳动者
江安县图书馆以“致敬劳动者 共庆劳动节”为主题,精心策划了一场寓教于乐的读书分享活动。通过趣味互动、故事浸润和实践体验,引导孩子们理解劳动的价值,树立“劳动创造幸福”的理念,鼓励其从身边小事做起,争做家庭和社会的“小劳动者”。
活动以趣味互动形式展开,县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中心的老师通过动画短片、问答游戏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讲解劳动节的起源与意义,引导孩子们思考“劳动者对社会的重要贡献”,现场孩子们踊跃上台发言,憧憬自己长大以后做什么,并用画笔画出自己长大后理想的职业。
本次活动以“知劳动、敬劳动、爱劳动”为主线,将阅读推广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具象化的故事和实践劳动任务,让小读者在体验中感悟劳动精神。
作者:廖廷帝(江安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