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的竞争格局彻底变了。

2025年4月,第21届上海国际车展让中国汽车圈格外热闹。

与此同时,一届不再被流量裹挟、回归本质的车展,也让造车新势力与大厂新势力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纯粹、直接。

《汽车K线》统计的“2025年4月中国主要新势力品牌/企业销量排名”中,头部阵营分化,进一步加剧;有些公司,则已经不好意思公布业绩;还有些品牌,死咬着1万辆的“绳子”……

第一阵营:3W+是“及格线”

得益于领克品牌在4月实现47.32%、9.08%的销量同环比双增长,助推极氪科技4月继续保持销量同环比双增长,达到4.13万辆,蝉联新势力企业月度销冠。

今年前四个月,极氪科技销量达到15.53万辆,同比增长20.47%。

不过,极氪品牌4月销量同环比均下滑超10%,显示出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的竞争压力。好消息是,4月极氪科技集团先后推出极氪007参数图片)GT和领克900,并亮相极氪9X。

这无疑将增加该集团整体市场竞争的砝码。可如何平衡双品牌协同与独立增长,也成为极氪科技未来的核心课题。最新消息显示,林杰已经开始负责极氪品牌国内营销服整体工作。

极氪科技之后,继3月后再度领跑纯造车新势力的零跑汽车,4月交付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4.1万辆,同比大增173.5%。



值得注意的是,累计交付量方面,零跑汽车已追赶至榜单第三(纯造车新势力第二),达到12.86万辆,同比增长165.6%。

零跑汽车的“全域自研+成本控制”模式,似乎正在改写中低端市场的竞争规则。

势头正盛的零跑汽车,也遭遇“烦心事”。因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零跑汽车的“亲家”Stellantis集团已暂停其波兰工厂继续生产零跑T03

愈发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也令零跑汽车的出海之路蒙上一层阴影。

小鹏汽车以单月交付超3.5万辆、同比增长273.1%的表现,力压理想汽车,跻身月度TOP3,也是“蔚小理零”与小米之中的“榜眼”之位。

其累计交付量达到12.91万辆,仅次于极氪科技。

若不考虑小米汽车去年4月开启交付,初期低基数造成的高增长,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同比增长313.45%的表现,为新势力品牌之最。



小鹏汽车的销量支柱仍是MONA M03和P7+,前者上市8个月累计交付超10万台,后者5个月突破5万台。

4月上市的2025款小鹏X9,上市7天中国内地大定订单便超6000辆,可见小鹏汽车的爆发不只是源于产品周期红利,更凸显其在10万~35万元市场的精准卡位。

理想汽车4月交付3.39万辆,同比增长31.61%,但环比下降7.46%,年内首次在新势力品牌排名中跌出Top3。理想汽车也是第一阵营中,唯一环比下滑的企业。

上海车展上,理想汽车带来了理想MEGA Ultra焕新版与家庭特别版。显然,理想汽车正在加速其纯电产品线的布局,以应对零跑汽车、小鹏汽车对其造成的挤压,甚至领克900带来的威胁。

不过,数据显示,理想汽车正在丢失部分“阵地”。



然而,作为理想汽车的老对手,曾稳居第一阵营的“华为鸿蒙智行”,截至5月3日仍未披露销售数据。或许因为五一假期,上市公司赛力斯也没有披露销量数据;华为四界之首问界的销量,目前无法估算。

第二阵营:苦苦挣扎

小米汽车或受到近期产品事故频发影响,公开数据显示,小米SU7和小米SU7 Ultra的4月交付量相比3月减少约1000辆,环比下滑近4%。

身处舆论漩涡的小米汽车,承受了何种压力,可想而知。这也令其在是否该限制小米SU7 Ultra最大马力输出这件事上,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虽然小米SU7的订单还足够小米汽车消化一阵,但如何平衡降低用户事故风险与车辆性能?这个问题如果回答不好,雷军寄希望于小米汽车提升小米品牌形象或许不会如预想中顺利,年销30多万辆的目标也会受到影响。

蔚来4月2.39万辆的交付规模,成为其年内新高,同环比分别增长53.01%和58.92%。月交付量重新站上2万+,也许能让投资者看到些许希望,但蔚来现存最大的问题是其第二品牌乐道。

从4月具体数据看,蔚来品牌交付1.93万辆,同环比增长23.36%、88.56%,仍为蔚来整体销量的绝对核心。而本应走量的乐道,交付量较3月不升反降,下滑近9%,仅交付4400辆。



艾铁成离职之后,接棒的沈斐还未能立竿见影地让外界看到乐道品牌积极的变化。不过,乐道品牌内部的调整仍在继续。

近日,蔚来天津、大连两区域公司总经理离任,空出来的职位由同区域的乐道区域公司总经理兼任,向蔚来总裁秦力洪和乐道汽车总裁沈斐双向汇报。这一方面是乐道销量不佳导致;另一方面这或许是乐道与蔚来渠道整合的又一关键步骤。

总而言之,李斌极为看重的乐道,若还不能扭转局面,蔚来的未来真的不容乐观。



值得注意的是,长安旗下深蓝品牌表现抢眼,并没像小米和蔚来处在关键时期,但如果东风和长安汽车整合,那就另当别论。

“末尾阵营”:阿维塔比岚图强

汽车央企战略性重组整合,是近期中国汽车行业非常关注的话题,也是资本市场的热话题。

东风汽车和长安汽车两个主角,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表现可圈可点,但又截然不同。

4月阿维塔销量约为1.17万辆,同比增长122.6%,环比增长11.5%;岚图汽车销量则连续多个月徘徊在1万辆,同比增长58%,环比减少17.4%。



的确,如果两大汽车央企整合,这两个品牌也可考虑重组。岚图MPV强,阿维塔主要是轿车和SUV。如果整合,整合后的公司正好能够形成完善的产品矩阵;从而告别末尾阵营,直接跻身新势力品牌第二阵营。

当然,作为上汽集团的“亲儿子”,智己品牌的前景随着尚界的降临,正充满变数。毕竟,一个月4366辆的销量,只是第一阵营头部的十分之一。

Views of AutosKline:

4月新势力品牌的同环比销量波动,体现出新势力竞争已进入“深水区”。

极氪科技靠内部整合换规模,零跑汽车以性价比抢市场,小鹏汽车凭价格收割红利;理想汽车与蔚来这两个造车新势力的“元老”,则要试图在转型中,寻求突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