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李雅萱】在领克900交出“1小时大定1万台”的亮眼答卷后,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穆军坦言“超出很多消费者、媒体老师预期,100多个现场客户转订下单率超过90%,都打爆了”。
在理想、问界等强敌环伺的大型SUV市场,这款被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康国旺定义为“家用大型SUV旗舰标杆”的新车,究竟靠什么戳中家庭用户痛点?当“第三排安全”“空间平权”成为高频词,它如何用“让每个座位都有尊严”的理念重构行业标准?面对30-40万元市场的BBA置换用户,交付与服务又该如何接招?
当堆配置失效,领克900在卷什么?
在穆军看来,当下大型SUV市场“前3能活得好,前5能活着”,领克900的目标很明确:“保5争3,做细分市场标杆”。但这份底气并非来自参数比拼,而是对家庭用户痛点的深度解构。
康国旺强调,产品定义始终围绕“安全、空间、性能、智能化”四大硬核:安全方面,行业首创“三排双百连环碰撞”——100km/h尾部偏置碰撞后原地转90度再遭侧面撞击,用极限测试验证第三排保护能力,正如穆军所说,“这是模拟高速连续追尾场景,确保三排乘客都不受伤”。
空间方面,拒绝“傻大粗”,通过SPAEvo架构优化,实现“平地板+长滑轨+旋转座椅”组合,比如二排座椅可旋转90度方便安装儿童座椅,天地门设计解决“倒库时后备箱打不开”的日常尴尬,康国旺笑言,“这些细节来自80场用户调研,连后排门开到90度的点子都来自用户体验团队”。
性能方面,传承SPA豪华基因,麋鹿测试83.2km/h的成绩媲美BBA,智能化则依托集团赋能,全系标配激光雷达,Orin与Thor芯片方案“功能拉平”,后续通过OTA持续升级城市NOA等功能。
“我们不是简单堆料,而是让每个设计都服务于家庭场景。”穆军举例,二排折叠大屏初看一般,但对比竞品后会发现“像看惯智能手机再看诺基亚”,这种“旦用难回”的体验,正是领克900对抗配置同质化的核心武器。
交付与服务大考:如何接住BBA置换用户?
面对“1万台大定能否及时交付”的追问,穆军给出清晰时间表:1.5T车型上市当晚即启动交付,2.0T Ultra版5月上旬交付,探索版5月下旬到位,“不让客户等”的背后是订单制生产的高效响应。
而在售后服务上,领克正借900开启渠道变革——采用“经销商+直联网络”双模式,穆军坦言,“直营是服务底线,经销商水平参差不齐,但好的经销商能超越直营,900的大卖正是筛选优化渠道的契机”。
值得注意的是,领克900三成用户来自BBA置换,这对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康国旺透露,团队在开发时就以“两娃家庭”为核心场景,比如三排座椅标配加热/按摩、二排可一键调节方便老人上下车,这些细节设计不仅满足物理空间需求,更瞄准“让家庭出行更体面”的情感诉求。
穆军补充,“我们不做‘客户当小白鼠跑数据’的事,辅助驾驶软件必须经过内部海量测试才能交付,这是传统车企的质量坚守”。这种“产品即服务”的理念,正体现在交付环节——五一期间全国车展、商超展密集铺开,邀请用户带家人深度试驾,“只有让他们在露营、接送孩子等场景中体验天地门、对外放电等功能,才能真正感受‘旦用难回’”。
从中国第一个新势力到全球玩家
当被问及“为何称领克是中国第一个造车新势力”,穆军解释,“2017年领克01(参数丨图片)上市时就探索直营模式,如今订单体系仍是直营逻辑,这为900的‘以销定产’打下基础”。如今借900契机,领克正重启渠道创新:直营代理模式“系统无需大改造”,既能保留经销商灵活性,又通过统一订单管理避免价格混乱,目标直指30-40万元高端市场。
在产品规划上,康国旺透露SPA Evo架构已预留拓展空间,“做4座、5座车型毫无难度,关键看市场反馈”,而穆军则将目光投向海外,“上海车展海外经销商抢着要车,但现阶段先保障国内供应。全球家庭用户需求共通——都要大空间、高安全、智能化,等国内供应链理顺,出海水到渠成”。
这种先夯实国内标杆,再进军全球的策略,暗合领克对市场的敬畏心——正如康国旺所说,“架构研发投入上百亿,每个细节都经过严苛验证,这不是单纯算经济账,而是要做真正经得起考验的家庭旗舰”。
有趣的是,穆军还提到一个细节:许多媒体老师成为领克900首批车主,“以前他们写中国品牌但自己不买,现在主动下订,因为他们发现这是真正为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设计的车”。
康国旺则难忘团队开发时的热泪盈眶——为了10毫米的空间优化反复推敲,为了旋转座椅的安全认证无数次测试。这些故事背后,是领克对家用SUV的重新定义:不是冰冷的参数叠加,而是对每个家庭成员的平等尊重——第三排乘客的安全、二排老人的便捷、孩子的乘车舒适,都被纳入产品定义的常识。
当市场沉迷于屏幕数量、加速数据等内卷时,领克900选择回归本质:一辆好的家庭用车,首先要让每个座位都有尊严。这份对人的关注,或许才是它能在1小时斩获1万台大定的终极答案。
至于能否在保5争3中突围?或许正如穆军所说,“当用户试过、用过,自然会懂——这是一辆‘旦用难回’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