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的山野间
龙川的空气里总浮着一层淡淡的豆香
走进村落
随处可见竹竿上垂挂着金黄的腐竹帘
仿佛一串串浸透了阳光的玉带
这道传承了上百年的美味
既是客家人餐桌上的家常
也是刻在游子心头的乡愁
要制成正宗龙川腐竹,必须从源头的黄豆开始精心挑选。金黄的豆粒在脱壳机里沙沙作响,过滤后的豆浆注入柴火灶上的铁锅,咕嘟咕嘟地吐着热气。当表层凝成半透明的"豆衣"时,老师傅用竹刀轻巧地挑起豆浆表面凝结的柔软“豆衣”,一抖一绕间,乳白的薄膜就成了挂在竹竿上的一弯新月。晾晒场里,成排的腐竹随风轻荡,在阳光下渐渐收尽水分,直到透出温润的琥珀光泽——这是时光与手艺共同雕琢的印记。
客家人常说,腐竹是“借了山水的灵气”。传统柴火让熬煮时的温度更均匀,赋予腐竹独特的烟熏味;山间的清风与阳光则为其注入清爽的质感。无论是凉拌时的脆嫩,炖煮后的柔韧,还是火锅里吸饱汤汁的鲜美,每一口都是山野自然的馈赠。
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许多人家都守着这门手艺。庭院里支起的竹架、墙角堆放的柴垛、灶台边挂着的竹编簸箕……人们用双手将黄豆变成寓意“富足”的金条。
而用黑豆制作成的腐竹,口味更加独特,营养价值也更高。黑豆腐竹,通体光滑,质地透亮,纯净无杂色。食之爽口嫩滑,拥有黑豆独特香味。
而今,这份传统滋味正与现代生产方式相融。标准化厂房里延续着古法匠心,从选豆到晾晒的每道工序依然满含温度,让更多人能尝到这口质朴的豆香。
五月的龙川
山间新绿初染
不妨循着豆香
去作坊里看师傅们
如何将一瓢豆浆“点化”成千万缕金丝
临走时带上一包腐竹
让这份山泉与柴火淬炼的味道
伴你在假日里细品慢尝
来源:龙川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