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的菲律宾政坛,犹如台风季的南海,暗流涌动。距离5月12日中期选举仅剩7天,总统马科斯与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两大政治家族的决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这场马科斯与杜特尔特两大政治家族的“决战”,形势正在倒向老杜一方。马科斯决定最后一搏。
三年前,马科斯与莎拉以“权宜联盟”赢得大选,但蜜月期仅维持数月便土崩瓦解。权力分配矛盾首先爆发:莎拉试图将亲信安插进内阁未果,反被任命为无实权的教育部长;马科斯家族更通过众议院议长马丁·罗穆亚德斯,系统性清除杜特尔特盟友,甚至将前总统阿罗约从高级副议长降为普通议员。这种“政治清洗”直接触发了杜特尔特家族的反击——莎拉公开威胁“若我遇害,必杀马科斯全家”,彻底撕破脸皮。
如今,马科斯的支持率从年初的42%暴跌至25%,而莎拉则以59%的支持率碾压式领先。这种民意反转的背后,是马科斯亲美路线的全面溃败:允许美军基地从5个增至9个,却导致中菲贸易额骤降30%,基建停滞引发大规模失业;南海挑衅未获实质利益,反使渔民生计受损。相比之下,杜特尔特家族打出“经济复苏+民族主义”组合拳——通过地方官员重启中资项目谈判,将ICC逮捕老杜特尔特包装为“西方干预”,成功唤醒民众对“铁腕治国”时代的怀念。
面对选情崩盘,马科斯孤注一掷启动“司法围剿”,也是在最后一搏。
第一,通过众议院已通过针对莎拉的弹劾案,指控其挪用3000万美元教育基金。若参议院2/3通过,莎拉将永久丧失公职资格,杜特尔特家族权力传承链条瞬间断裂。
尽管菲律宾2019年退出ICC,马科斯仍配合其逮捕老杜特尔特并引渡至海牙,借“反人类罪”审判消解对手道德正当性。
第二、以“煽动叛乱”罪名传唤莎拉,制造“政治犯罪”舆论氛围,为选举后全面清算铺路。
这种“法律战”实为高风险赌博。最高法院6名大法官为马科斯任命,但59%的民众支持率使司法裁决面临合法性危机。棉兰老岛已出现万人集会,军方虽表态中立,却暗中加强马尼拉警戒——一旦弹劾通过,菲律宾恐重现1986年“人民力量革命”的街头对抗。
实际上,目前局势对马科斯来说是不利的,香港金管局接获匿名举报,指控马科斯家族私售350吨未申报黄金,总值千亿美元。若查实,不仅坐实“盗国者”污名,更可能触发宪法危机——总统涉重罪可被国会罢免。
另外,加拿大与澳大利亚选举中,亲特朗普势力遭遇历史性惨败。达顿“让澳洲再次伟大”口号的崩塌,预示特朗普下次重返白宫前景黯淡,马科斯失去外部靠山。
针对马科斯炒作“中国支票干涉选举”,中方援引《联合国宪章》强调不干涉内政原则,同时通过东盟渠道释放信号:愿与任何尊重南海和平的菲政府合作。这种“以静制动”策略,既避免卷入菲内政漩涡,又为杜特尔特派可能的政策回调预留空间。
菲律宾政治的癫狂,掩盖了一个残酷现实:马尼拉贫民窟中,四口之家月收入仅4000人民币,半数儿童营养不良。马科斯任内通胀率飙升至8.7%,电价上涨60%,而军费开支却增加23%。这种民生灾难成为杜特尔特家族绝地反击的支点——莎拉深入基层发放救济包,承诺恢复中菲基建合作创造就业,与马科斯“导弹换选票”的精英游戏形成鲜明对比。
军方态度成为最大变数。尽管总参谋长布劳纳宣称“效忠宪法”,但17万正规军中棉兰老籍士兵占比超40%,这些杜特尔特传统票仓的子弟兵,是否愿为马科斯镇压同胞?历史经验表明,当街头运动达到临界点,枪杆子的忠诚往往随风而倒。
5月12日的选举,或将终结菲律宾百年家族政治史。无论结果如何,59%的民意觉醒已宣告“强人政治”模式的破产。杜特尔特家族若胜选,需兑现经济承诺而非重蹈庇护政治覆辙;马科斯即便侥幸过关,也难逃黄金案司法清算。这场对决的终极启示或许是:当4G网络覆盖贫民窟,新生代选民不再满足于“强人童话”,他们渴望的,是能让电视持续供电的真正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