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扣球落地时观众席爆发出尖叫。



欧冠决赛她拿下14分,助科内利亚诺3:0横扫对手。

但此刻中国女排集训名单里,没有这个熟悉的名字。时间倒回5月4日,总局局长高志丹走进训练馆。

19名队员全员站定,李盈莹的康复进度牵动着视线。队长龚翔宇演示战术动作,新周期的担子压在老将肩上。教练席上赵勇记录着数据,杨昊在主攻组反复纠正挥臂角度。

6月世界联赛首秀临近,这套新阵容能扛住国际对抗吗?另一边天津女排刚结束联赛半决赛,三局比分悬殊到刺眼。



刘美君重扣砸地板,董铭霄背飞让对手拦网扑空。

孟子璇跑动接发球,80%的到位率让解说员提高嗓门。

福建队却陷在依赖郑益昕的怪圈,二传传球总差半个身位。

赛后各地媒体吵开了,粤媒说天津攻防像齿轮,沪媒直指福建配合卡壳。没人想到月前辽宁3比0胜天津的场景,那时年轻队员还在找节奏。现在她们突然爆发,是奖金激励还是战术吃透了?



话题回到朱婷,30岁的她在意大利达成不同联赛双满贯。半决赛21分决赛14分,球权减少却把效率提到新高。

可国家队名单公布时,吴梦洁、王奥芊等新人挑起大梁。

有人说该给年轻人机会,有人盯着朱婷采访里那句“心态更沉稳”。赵勇教练的用人逻辑是什么?

经验和冲劲怎么选才平衡?



江门体育中心的B级决赛早过了,那时球迷还在期待新星崭露头角。如今联赛决赛天津对上海,新老对决的戏码又要上演。朱婷的名字还在热搜挂着,评论区争论盖过比赛直播。

我个人觉得,竞技体育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年轻队员需要大赛打磨,老将的赛场嗅觉也是宝贵财富。当朱婷在欧洲赛场续写传奇,中国女排的新周期刚迈开步。

那些关于名单的争议,或许会在世界联赛的攻防里找到答案。但此刻我们该看见,天津小将扣球时的坚定,国家队训练馆的汗水。

还有朱婷说的“享受赛场”,这句话对新老队员都同样重要。排球魅力从不只在胜负,是每个球员为热爱拼尽全力的样子。至于名单如何权衡,留给教练组思考,我们只需期待每一次发球落地。

毕竟球网两边的较量从不停歇,下一场比赛永远充满未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