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沉寂多年的高晓松再次闯入公众视野。

照片中看来,高晓松的面相变了很多,没了以前的傲气之大,看起来不太自信了,看起来高晓松是想要借助社交平台、与名人同框等方式“复出”。

网友们纷纷表示:“这种垃圾还有脸复出,趁早赶紧滚回美国去!”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何网友情绪如此激动?



«——【·名门之后,天之骄子·】——»

从小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高晓松,可以说是天之骄子。

他的家庭都是学术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外公张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外婆陆士嘉是中国第一位女性流体力学教授。



父母也都是清华大学的教授,生长在这样一个学霸世家,高晓松从小就被浓厚的学术氛围包围,耳濡目染之下,也培养出了不凡的气质和才华。



年轻时候的高晓松,也确实没有辜负这样优越的家庭条件。

1988年,他成功考入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然而,高晓松骨子里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对于理工科的学习,他始终提不起太大的兴趣。

大三那年,他在家人都反对的情况下退了学,转而投身于自己热爱的行业中。



退学后的高晓松,全身心投入到了自己热爱的文艺事业中。

他组建了“青铜器乐队”,自己担任主唱和词曲创作。

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他结识了后来的挚友老狼,两人一拍即合,创作了很多音乐作品。



他们共同创作的歌曲,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青春的朝气与对生活的感悟,很快就在校园里流传开来。

1994年,大地唱片公司的黄小茂找到了高晓松,希望能够买下他的作品《同桌的你》,并将其收录进《校园民谣I》合辑中。

这张合辑一经发行,就在华语乐坛掀起了轩然大波,《同桌的你》更是火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校园民谣的经典之作。



这首歌也让高晓松和老狼一夜成名,此后,高晓松又陆续为老狼创作了《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恋恋风尘》等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在音乐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后,高晓松又开始了尝试当导演,拍电影。



1999年,他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那时花开》,由周迅、夏雨主演。

虽然在票房上表现平平,但却在业内获得了不少关注,让人们看到了高晓松在电影领域的潜力。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才华横溢、事业如日中天的才子,会因为一次严重的错误,让自己的人生急转直下。



«——【·醉驾风波,事业受挫·】——»

2011年5月9日晚,高晓松参加完电影《大武生》的发布会后,和朋友一起聚餐。

席间,大家推杯换盏,气氛热烈,高晓松也喝了不少酒,饭后,他本想找代驾送自己回家,然而等了二十多分钟,代驾却迟迟未到。

也许是酒精的作用让他失去了耐心,也许是心存侥幸,觉得自己开车没问题,最终,他竟然无视交通规则酒驾。



可在酒精的影响下,他的反应变得迟钝,在一个路口处,他驾驶的车辆径直撞上了前方等红绿灯的三辆车,巨大的冲击力导致四车连环追尾,现场一片混乱,事故造成了三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交警迅速赶到现场,高晓松虽然还未完全清醒,但他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没有逃避,一直在现场等候处理。



交警对他进行了血液酒精检测,结果远远超过了醉驾标准,达到了醉酒认定标准的3倍以上。

很快,高晓松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刑事拘留,作为公众人物,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这次醉驾事件更是将他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2011年5月17日,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对高晓松醉驾案进行开庭审理。

在庭审过程中,高晓松的表现倒是可圈可点。

他态度诚恳,完全认罪,他详细地叙述了醉驾的经过,称自己当时确实找了代驾,但等得不耐烦了,一时冲动才自己开车上路。



他还在法庭上宣读了一封忏悔信,言辞真切,最后,他还表示“酒令智昏,以我为戒”,希望自己的经历能给大家起到警示作用。

然而,这番道歉却引发了诸多讨论,不少人质疑他只是在作秀。

最终,法院以“危险驾驶罪”判处高晓松拘役六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人民币。



这是当时醉驾入刑后的最高量刑,高晓松也成为了醉驾入刑后第一个被重判的名人

判决结果出来后,高晓松没有上诉,他表示愿意接受国家法律和社会舆论的制裁,彻底反思自己的行为。

在看守所的日子里,他积极帮助进行法律宣传,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他人不要酒后驾车,也算是在以实际行动赎罪。



这次醉驾事件,对高晓松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他不仅失去了半年的自由,还留下了犯罪记录,成为了他人生中永远无法抹去的污点。

他的公众形象一落千丈,他的事业也遭受了重创。

不过,出狱后的高晓松,凭借《晓说》这档节目再度翻红。

在节目中,他大谈历史、文化,将自己的观点娓娓道来,然而,他的一些言论却让人瞠目结舌。



«——【·争议言论,人设崩塌·】——»

在节目中,高晓松声称“美国从未侵占中国领土”。

可回顾历史,美国在近代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望厦条约》等,在中国获取了大量特权,包括通商口岸、领事裁判权等,这难道不是一种变相的侵略?



他还称 “明朝是三无朝代”,说明朝无名君、无名将、无名士。

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却能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王朝,其雄才大略可见一斑。

朱棣迁都北京、派遣郑和下西洋,展现出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名将戚继光抗击倭寇,保卫了沿海百姓的安全,名士王阳明创立心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晓松的这些言论,无疑是对历史的歪曲。



但在当时,由于《晓说》的流量巨大,这些争议言论被暂时掩盖。

他凭借“才子”人设,将历史解构为“奇谈”,吸引了大量粉丝。

观众们被他的口才和所谓的“独特见解”所迷惑,忽略了他言论中的错误和不当之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晓松的争议言论愈发离谱。

他多次参拜靖国神社,这一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地方,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象征。

而高晓松不仅参拜,还为战犯辩护,称 “他们是为国战死的亲人”。

高晓松的这番言论,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是对历史的公然亵渎,被官媒定性为“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



高晓松还在《晓说》中大放厥词:“郑成功他妈妈是日本人,他自己也在日本生活过,他身上有很浓的倭寇属性。”

郑成功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在明朝末年,面对荷兰殖民者的侵略,毅然决然地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

他的母亲虽为日本人,但他从小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一生都在为抗清复明、保卫国家而努力。

他的功绩和精神被后世所敬仰,而高晓松却将他与倭寇相提并论,无疑是混淆历史人物身份,亵渎人民英雄,令人不齿。



此外,高晓松还质疑四大发明的原创性,声称“指南针无实物证据”“造纸术源自埃及”。

然而,中国出土的西汉灞桥纸,证明了中国造纸术的悠久历史,唐代雕版印刷品,也展示了中国印刷术的发展。

这些都是四大发明源自中国的铁证,高晓松的言论毫无学术依据,纯粹是为了博眼球、制造话题。



在2021年8月,高晓松的“作死”行为终于引发了全面反噬。

中国历史研究院发文痛批高晓松“披着解读历史外衣,藏着包藏祸心的私货”。



随后,他的节目《晓说》《晓松奇谈》全网下架,微博超话关闭,商业代言也全部解约。

曾经风光无限的高晓松,瞬间失去了所有的光环。



2024年,高晓松与曾轶可合影事件再次引发争议。

曾轶可曾因不配合机场安检、辱骂工作人员等行为引发公愤,而高晓松与她合影,无疑是在挑战公众的底线。



在他的直播间,网友们纷纷刷屏“滚回美国”,表达对他的不满和愤怒,最终,直播间被迫关闭。

截至到现在,据相关数据显示,其全网负面舆情占比达87%,90%网友明确表示“永不原谅”。



而和高晓松以前是老友的音乐人老狼、导演高群书等人,也明确表示“不认同其价值观”,纷纷与他划清界限。

高晓松作为曾经的“文化偶像”,如今已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这巨大的落差,令人唏嘘不已。



«——【·结语·】——»

高晓松的起落人生,让我们看到,无论一个人多么有才华、有背景,如果不能正确运用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不能遵守社会的规则和道德准则,最终都可能会被时代所抛弃。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唯有坚守本心,保持对世界的敬畏之心,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和长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