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克什米尔4月22日发生血案之后,印巴两国剑拔弩张,大量集结兵力,并且连续8天发生了交火,大有全面战争随时一触即发的架势。在印度内部,甚至有人喊出了“肢解”巴基斯坦,“吞并”巴基斯坦的口号。
然而几天试探,如满弓利箭,印度没讨到好,也没把箭射出去。巴基斯坦一边示强,一边寻求国际介入,总还是希望和平解决争端。那么,五常都是什么态度?印度全面开战会对自己带来哪些危险?莫迪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吗?
五常各怀心思
在五常国家中,先看俄罗斯,最早发生冲突时,俄罗斯还是对印度给予了支持,毕竟恐袭造成了26人死亡,25人是印度公民,印度也购买了俄罗斯大量军火,但这几年印度与美国走近,俄罗斯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也在升温,所以普京实际的操作是支持“反恐”,当然支持印度也支持巴基斯坦,俄罗斯态度算是“中立”。
五常中英国最“不关心”,只对事态表示了“关注”,法国算是偏向印度,因为印度有很多法国军火,4月28日,法国又跟印度签了26架“阵风”战斗机的合同,总价值74.1亿美元,因此法国想挣钱,从行动上表示了对印度的支持,说不定乐见两国打起来。
最不简单的是美国,恐袭发生在美国副总统万斯访印的第二天,万斯和莫迪谈了些什么,有一项很重要,就是印度可能是美国关税政策第一个“跪下”的国家。不排极端势力给莫迪找事,乘机挑起印巴开战事端 。
美国第一时间支持了印度,并和以色列送来大量武器弹药,静观了8天后,也就是4月30日,印巴军机对峙的第二天,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出来表了一个“假态”,对印度是“合作反恐”,对巴基斯坦是“谴责”,并要求“配合调查”,看似平息事态,实则耐人寻味。虽然是种“假态”,莫迪也得掂量了,表示美国没有拱火了,这对于五常解决印巴冲突可能就是一个好的信号。
在五常中,中国和平解决争端的态度最为坚决。为了防止印度步步紧逼,铤而走险,中方对巴方的支持逐步加强,因为巴基斯坦是弱势一方,也是被动一方。4月27日,我国王毅外长在提议和谈降温的基础上,对巴方表达了三个支持:支持巴方反恐行动,支持尽快“公开调查”恐袭事件,支持巴方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利益。
印度对巴基斯坦没有轻易全面开战,除了巴基斯坦的核威慑,和坚决抵抗的决心外。还包括了巴军装备了大量中国先进的武器系统,包括霹雳-15空空导弹,歼-10C及其搭载的电子系统,能够对航母构成巨大威胁的,射程600公里的鹰击-18,054AP护卫舰和CM-302,SH-15型155毫米卡车炮等,而且还有网络疯传的40架歼-35到货,这些装备对印度武器系统都具有针对性,对印度构成一定威慑力。
莫迪借坡下驴时候到了
从国内的经济上来看,印度贸易逆差2000亿美元,债务1.8万亿美元,现在还要受美国的压榨,经济其实已经相当糟糕。战争就赌博,打赢固然好,若是输了,那就不是巴基斯坦分裂,说不定是印度分裂。
而在印军内部,还没真正开战,北方司令部前指挥官萨钦德·库马尔被撤职,误判克什米尔恐袭后的误判战争形势被调职,印度国防情报局局长D.S.拉纳中将于5月3日突然被解职,据说都因情报泄露。空军中将SP·达尔卡尔因与巴基斯坦空中对峙逃逸被解雇。说明了印军内部除了武器,还存在许多深层次问题。
现在巴基斯坦寄希望于五常,也想给双方一个台阶下,如果莫迪聪明,他就应该分清轻重,开战对自己未必有利,因此借坡下驴,就此打住才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