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华人在线布宜诺斯艾利斯5月4日讯 今年5月2日,是阿根廷历史上著名战舰ARA贝尔格拉诺号(ARA General Belgrano)被击沉43周年。作为马岛(英称福克兰群岛)战争中最令人痛心的一页,这一事件至今仍深刻影响着阿根廷民众的集体记忆。
事件发生在1982年马岛战争期间。贝尔格拉诺号原为美国海军“菲尼克斯号”(USS Phoenix),1951年被阿根廷购买并更名。在近九十年的服役历史中,这艘军舰曾参加二战、幸存于珍珠港事件,并见证了阿根廷多次历史转折。1955年,在阿根廷政权更迭之时,该舰最终被命名为“贝尔格拉诺号”。
马岛战争爆发后,贝尔格拉诺号被派往马岛西南海域,负责监控英国舰队动向,准备为阿根廷争夺领土提供支援。转折点发生在1982年5月2日下午4时,英国皇家海军“征服者”号核潜艇(HMS Conqueror)秘密接近贝尔格拉诺号,并在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亲自授权下,发射了两枚鱼雷。第一枚直接命中船体中央,引发巨大爆炸和严重损毁,第二枚则切断了紧急供电系统,让这艘180米长的巨舰迅速倾斜下沉。
整场袭击仅花了58分钟,成为核潜艇在战争中击沉大型军舰的罕见案例。出事时贝尔格拉诺号上有1093人,大大超出了平时的编制人数。灾难造成323人死亡,包括唯一的两名民用船员。不少人因爆炸、失血、寒冷及长达21小时的救生艇等待而丧生。事发后,阿根廷海军立即展开救援,但由于风暴和低温环境,部分船员依然失踪未能归队。
值得一提的是,贝尔格拉诺号的沉没发生在所谓的“完全排除区”之外,即距离马岛中心约200海里的限制区域。许多遇难者家属及部分国际社会指责英国此举已超越战争规则,构成“战争罪”。但阿根廷方面高层随后表示,该安全区更多地是为了和平时期的航运,而不是战争时的军事限制,最终也没有就此向国际机构正式申诉。
贝尔格拉诺号的覆灭极大打击了阿根廷军队的士气,并直接影响了战局进展。历史学家认为,这一事件促使阿根廷海军被迫撤离主战场,为英国舰队争取了主导地位。一个月零12天后,阿根廷宣布投降,马岛战争终结。
如今,贝尔格拉诺号的遗骸被视为阿根廷重要的“战争墓地”和国家历史遗址,成为矢志不渝争取领土主权的象征。每年5月,阿根廷社会各界都会缅怀在那场灾难中牺牲的海军将士。回顾这段历史,不仅是铭记逝者,更是呼吁和平、反思战争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深刻创伤。
来源:阿根廷INFOB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