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一个杂货铺老板娘白天出门倒垃圾,特务跟上去问她:“你这里面什么这么臭,跟屎一样?”老板娘把痰盂往前一递:就是夜香啊!特务吓得连忙后退,嘴里嘀咕着:夫妻俩怎么那么能拉?
“军爷,瞧您说这话,吃得多自然就拉得多,这您总不能不许吧?”
说完这话,就拿上痰盂往特务那边走去,这些特务一哄而散,离她远远的,不过还是没有见目光从她身上移开。
老板娘只觉得自己的后背被盯得发毛,她心中清楚,恐怕已经被怀疑了。
等特务们简单在她的店中巡查了一番,没有发现异样离去后,她很快便招呼了一声丈夫,自己闪身进入一个密道当中。
等下了密道,她很快便听到了说话声,等她提着煤油灯走向深处,几个人突然出来,围着她询问情况:“李芳同志,刚刚我们听到上面有声音,情况怎么样?。”
她皱着眉说:“不太好,敌人似乎察觉到了不对,这几天要分外小心,你们尽量都不要再外出,有什么情况我会给你们传信。”
说完,她便将痰盂放下,转身回到了小铺中扮演起了自己杂货铺老板娘的身份。
没错,她是一名中共党员,由于组织需要来到了哈尔滨展开秘密行动。
在这里,我党建立了一个隐蔽的国际交通站,但是,只有男同志会引起敌人的警觉,如果能以夫妻身份行动,则能更好的为行动打掩护。
这个杂货铺就是她的阵地,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来买东西或者喝酒,其中就有大量的中苏联络员。
有些同志就住在离这里不远处的街道上,而她这里就是大家的情报站。
她名义上的丈夫也是中共地下党,如果需要传递情报就会以“进货”的名义外出,只留她一人的情况下,她依然能沉着冷静的完成任务。
一些需要转移的同志们也会在她这里暂时隐蔽,而她的杂货铺内就设有一个密道,用来安置这些同志。
慢慢的,人越来越多,吃喝倒是不怕,就是这排泄物是个麻烦,这么多人,一天下来,就攒了不少。
刚开始,她会趁着夜色去倒,密室当中味道大,为了让同志们能够安心生活,她会定时为他们通风。
久而久之,这杂货铺中的味道就不太好闻,即使用别的味道掩盖,也依然有一种难言的味道。
而街道上巡查的特务就像是“猎犬”一样,总能敏锐的捕捉到各处不寻常的地方,于是,杂货铺就被盯上了。
李芳自然发现了这一情况,刚开始这些特务只是远远的观察,看这里没有什么异常,也没有轻易放弃。
李芳则另辟蹊径,她知道,这个时候自乱阵脚很容易被发现,于是,便开始大大方方的开着门胡吃海塞,一天下来,嘴里似乎就没有听下来的时候,到了清晨,街上的人熙熙攘攘出门买东西,她也打开门倒垃圾。
除此之外,还有痰盂,当着这些特务的面,她毫不避讳的说自己吃多拉多,特务避之不及。
之后的几天,特务们没有发现其他不对的地方,也下意识以为李芳就是一个粗鄙的妇女,不可能是地下党。
李芳在确认情况安全之后,就开始筹划着将同志们转移走,而她瞒天过海的计谋,果然没有让敌人怀疑。
在她与“丈夫”的努力下,七十多名革命者都被他们安全转移,党组织对他们的能力表示高度认可。
李芳本来只是一个普通妇女,因为丈夫的缘故走上了革命道路,即使丈夫几次出入监狱,最终被敌人枪毙,她也依旧没有放弃,带着孩子继续为我党服务。
只有是党组织需要,她从未说过一个不字,之后,她又被党组织派去苏联学习,在那里,她坚持战斗,最终与另一位同志结婚。
虽然中间经历了很多波折,但她依旧坚定不移的跟着党走,是党的好女儿,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信息来源:锡伯族女抗日英雄李芳 辽宁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