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自己可能都没想到,有一天他会同意将“斯大林格勒”这5个字,重新带回到了俄罗斯的土地上。就在4月2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政令,将位于伏尔加格勒的机场更名为斯大林格勒机场。

普京此举背后究竟有何目的?



斯大林格勒名字的由来

斯大林格勒,或许许多人闻之陌生,然而“斯大林”之名却家喻户晓。他引领当时的苏联全国与全党达成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格勒”之名即为纪念他而得。

斯大林



起初,“斯大林格勒”并不叫这个名字,这座城市原名察里津,此名沿用了300多年。1925年,当时的苏联政权为表彰斯大林同志保卫该城的功绩,正式将其更名为斯大林格勒。

1942年,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入侵苏联,凭借闪电战策略迅速攻占诸多城市。当时,双方皆洞悉斯大林格勒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于是围绕这座城市爆发了一场惨烈战斗。



对于当时的德国而言,只要攻占了斯大林格勒,就能够切断伏尔加河,并且借此控制高加索地区,之后就能大军北上攻击莫斯科。

而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一旦斯大林格勒失守,将会对国民的士气造成沉重的打击;德军更是可以借此机会长驱直入莫斯科。

于是双方就在这座城市,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攻防战。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期间,双方一步不让,累计投入兵力达到两百多万,总计死亡人数有一百万之多。最终苏联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直到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不可一世的德国纳粹才发觉,自身并非战无不胜。对于当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来说,这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成功地打击了德军的嚣张气焰,也标志着盟军开始由守转攻。对于俄罗斯民众而言,斯大林格勒彰显着一个民族的凝聚力。

因此,在俄乌冲突激化的当下,普京突然宣布将机场更名为斯大林格勒,其背后究竟有何意图?

斯大林格勒引来的风波

实际上,以人名命名城市本身就有凸显个人崇拜之嫌。1961年,赫鲁晓夫推行“去斯大林化”政策,将斯大林格勒更名为“伏尔加格勒”。



此次机场名称更改为斯大林格勒,还得从当地州长说起。

伏尔加格勒州州长博恰罗夫向普京提议,当地退伍士兵与参加俄乌冲突的士兵,皆期望能把机场名称恢复为“斯大林格勒”。

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斯大林格勒就是二战的精神支柱,更是200万士兵“保家卫国”的代表。在俄乌冲突的当下,改名既顺应了民意,又成功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但为什么只是更改了机场的名字,而不是把城市的名字全部改过来呢?这就要看普京的目的了。很明显,普京要的是唤醒国民对于二战的记忆,强化众人的爱国情怀,但并不是打算回到苏联时期的战略方针和意识形态。

尤其是现在的俄罗斯继承了多数苏联的遗产,如果想要彻底摆脱苏联的影响显然是不可能的。普京深知此点,深刻认识到唯有正视国家历史,国家凝聚力方可始终维系。



从普京在面对苏联留下来的人或事物的态度就能看出,他并不避讳面对苏联的历史,更是充分利用了苏联历史之中最光辉的片段,并借此大肆宣扬;绝口不提在历史之中的争议部分,这次改名很明显就是这么做的。

要知道,在2022年普京就曾经表示过:“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就是没有良心;但试图恢复苏联,就是没有头脑。”在发生俄乌冲突之后,俄罗斯的教育部在高年级的历史课程中增设“俄乌冲突”的章节,并将其与卫国战争作对比。



在2024年2月,普京更是下令设立“忘我劳动奖章”,用来嘉奖在“特别军事行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企业以及实体。实际上,这个奖章原型就是来自卫国战争时期,在当时劳动一年级以上的所有苏联工人都可以荣获此奖章。

这些举措都表明了普京的政治意图,再加上这次机场的改名,普京的目的已昭然若揭。



斯大林格勒改名的目的

其实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处理目前内忧外患的本国局势。对内,俄罗斯许多出口产品受到制裁,许多国民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在这个时候,能够拿出国家凝聚力的“斯大林格勒”,就是此时普京给老百姓传递处的信号。

对外,改名也是给其他国家表明了一个态度。在俄乌冲突爆发时,俄罗斯被许多西方的国家给说成了“侵略者”,此时亮出斯大林格勒这个名字,就代表了要像当时卫国战争一样保卫自身,成为俄罗斯一道坚韧的护盾。



普京给一个机场改名,看似相当随意,其实隐藏着“大智慧”。通过“斯大林格勒”一个名字就能轻松凝聚起国民们的人心,同时表达出对抗其他国家势力的决心。此次改名,既是向辉煌的历史致敬,更是象征着国家战略重新迈向了新的征程。

信息来源:
普京:会考虑将伏尔加格勒更名为斯大林格勒,但最终决定应由该市居民作出
2025-05-01 22:51·观察者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