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告别了浪漫温柔的春日之后,今天起,我们就将迎来热情浓烈的夏天。每年这一天,临平塘栖家家户户都要烧立夏饭、做“立夏狗”、品立夏饼,将美好的企盼藏于美味之中。
在临平区塘栖镇丁山河村,小朋友们手提竹篮,挨家挨户讨要生米。随后在农家小院里,大人们会把孩子们讨来的糯米和野笋,搭配豌豆、胡萝卜和咸肉,煮成一锅有滋有味的立夏饭。由于立夏饭的食材是小朋友们讨要来的,并且必须在户外烧制,因此,立夏饭又被称作“野米饭”。
另一边,还有长辈在带领小朋友们做“立夏狗”。在塘栖,吃立夏狗的习俗据说已经流传了几百年。在过去,人们认为五月是霉月,孩童容易患病。“立夏狗”寄寓着家中长辈的美好心愿,父母希望孩子吃了“立夏狗”,能茁壮成长,像乡间的小狗一般活泼健康,不易害病。
《塘栖风俗》中也有这样的记载:“立夏时,乡间通行做立夏狗,用糯米粉捏成狗的模样,蒸熟后食用。据说小孩吃了立夏狗,会像狗一样强壮,不会疰夏。”
在老刀幸福的院子里,手艺人们正在如火如荼地制作立夏狗。阿姨们将提前用南瓜叶、南瓜、火龙果等材料染色的面团放在木盆里,随后用手将面团捏成小狗身体样子,用剪刀剪出四肢和嘴巴,一只活灵活现的立夏狗就做好了。
随后在锅上蒸一小会儿,香喷喷的立夏狗就可以出炉啦!
作为塘栖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米塑”中的一种,在塘栖,手巧的妇女几乎都会制作立夏狗,这些米塑五颜六色,种类繁多,展现了塘栖人独特的手艺,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据悉,今年,塘栖老刀百匠省级非遗工坊共制作约60000只立夏狗,不仅派发给附近村民,还销往杭州主城区。此外,工坊明星产品,立夏饼的销量超10万个,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立夏吃立夏狗、立夏饼,清明吃清明团子,中秋吃月饼,重阳节吃重阳糕……这是我们骨子里的传统文化,不能丢,所以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小朋友们去把它继续发扬光大。一棒接一棒,让我们的传统民俗生生不息。”工坊创始人沈建标笑着说。
来源 | 临平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