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关税乱拳”祸害全球经济之际,日本为何还不放弃挑衅中国呢?日本飞机闯入我国钓鱼岛领空被拦截,石破茂为何一言不发呢?
日本首相石破茂上台之初摆出一副要改善对华关系的姿态,让外界以为至少在他任期内,中日关系或许能够缓和下来。谁曾想到,日本再次沦为华盛顿的反华“马前卒”。沉默24小时,解放军终于发声,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5月3日,1架日本民用飞机非法进入中国钓鱼岛领空,中国海警舰艇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即起飞舰载直升机将日本飞机驱离。对此,日防卫省“贼喊捉贼”,妄称中方舰载直升机侵犯日“领空”。在沉默24小时后,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在4号作出回应称,“中方要求日方严格约束本国公民活动,停止复杂化钓鱼岛海空域局势的挑衅行径,避免带来不稳定不安全因素,影响中日关系发展大局”。
与此同时,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3号也就相关事件向日本外务事务次官船越健裕提出严正交涉:“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如果日方采取新的挑衅举动,中方必将予以坚决反制,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显然,钓鱼岛属于中国,中方对该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因此,日方无论是动用船只还是飞机,也不管挑衅者以什么身份在钓鱼岛周边海空域挑衅,最终只有一种下场,那就是自取其辱。而且,中方已亮明态度,这次钓鱼岛上空发生的相关事件,就是日方挑起的,一切严重后果须由日方承担。
有关这一点,日本方面是心知肚明,不敢在相关海域与中国海警硬碰硬对着干,因而只能采取上述这些“擦边球”式的挑衅方式,企图从中占到某种政治上的“便宜”。但结果怎么样了呢?日方民用飞机刚飞抵钓鱼岛上空,几分钟内就被中国海警的舰载直升机驱离了。那么,日本明知在钓鱼岛问题上占不到中方的任何便宜,为何还要一再挑衅呢?
实际上,日本近期在钓鱼岛附近区域挑衅,主要目的还是希望展示一些反华的姿态,用于告诉美国总统特朗普,留着日本还有用,只要美国能够豁免其关税,石破茂愿意继续冲在反华最前线。但这估计就是石破茂在一厢情愿的幻想,因为特朗普虽说要求日本给美国的反华战略“当牛做马”,但在涉及利益问题上却不会松口。最新消息显示,在美日进行第二轮贸易谈判中,美国拒绝对日本输美的汽车和钢铝产品给予关税豁免,日本从美国得到的不是“奖励”,而是一大巴掌。
另外,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上月会见到访日本的北约秘书长吕特时表示,“日本将为北约同印太伙伴深化合作继续发挥主要作用”。随后,双方在联合声明中还就东海、南海、台海局势等问题发表涉华消极言论。在意识到美国越来越不可靠之后,日本又和北约“勾搭上”,希望将北约拉上其反华“战车”,扩大对中国的军事包围圈。因此,为了给北约军事介入亚太局势创造条件,石破茂近期还将挑衅的矛头指向南海。
当地时间4月30号,石破茂访问菲律宾,与马科斯政府达成所谓的“安全共识”,组建了一个军事同盟,扬言“不许动东海南海”,摆出对中国进行“南北夹击”的架势。日菲这是吓唬谁呢?石破茂在东南亚的“反华表演”,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尴尬。因为中方可不惯着他,就在他访问菲律宾的前一天,也就是4月29号,南部战区宣布,该战区组织海空兵力,在南海海域进行例行巡航。南部战区早就端着猎枪等着他了。
看来,石破茂在南部战区海空力量的“枪口下”访菲,这心里可能不太好受吧。因此,在石破茂回国后,日本飞机就飞到钓鱼岛上空刷存在感,这应该不是偶然的巧合,似乎是想给石破茂捞回一点面子。不过,中方可不打算给他这个面子,海警的舰载直升机直接将日机驱离,让日方的挑衅行径等同于在给自己找不痛快。那么,日本飞机硬闯中国钓鱼岛“吃瘪”,石破茂为何“一言不发”呢?
因为他这时候不敢过度刺激中国。毕竟,在特朗普的“关税乱拳”面前,除非他想跟美国再签一个“广场协议”,否则就必须与中方合作,增加日本对抗美国关税讹诈的底气。因此,在美日关税谈判中,石破茂不但拒绝对美做出重大让步,同时还拒绝加入“反华经济同盟”。对于石破茂有点自相矛盾的对华政策,有分析解释称,石破茂此举,就是希望通过维持与中方的合作,为日本经济留后路。而他对华“以进为退”的试探,则源于对美国不可靠的清醒认知,即清楚“若一味绑上遏华战车,日本恐成炮灰”。